科技行者

行者学院 转型私董会 科技行者专题报道 网红大战科技行者

知识库

知识库 安全导航

至顶网安全频道数据安全由贺卡引发“血案”看国防机密隐患

由贺卡引发“血案”看国防机密隐患

  •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 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至顶头条

 在我国的古都邙山,一个参与中国海军潜艇科研项目的军工科研所发生了重大泄密事件。多份重要保密资料和文件,甚至一些关键材料的绝密技术资料,都落入境外情报机关之手。

来源:比特网 2009年12月17日

关键字: 信息安全 数据安全

  • 评论
  • 分享微博
  • 分享邮件

  在我国的古都邙山,一个参与中国海军潜艇科研项目的军工科研所发生了重大泄密事件。多份重要保密资料和文件,甚至一些关键材料的绝密技术资料,都落入境外情报机关之手。

  起因是因为该科研所一名姓彭的科研人员,去年中秋前,用他的工作电脑上网查阅自己的邮箱时,收到了一封“国防科工委办公厅的中秋贺卡”,他没有多想,信手点开,结果一下子就中了网络间谍攻击的招。那封邮件完全是伪造的,捆绑着某境外情报机构特制的间谍程序,一经点击就控制了彭某的工作电脑,偏偏彭某的电脑中还违规存储了大量军工科研项目的资料,结果,连潜艇隐身材料这样的军工技术机密都被间谍程序从网上窃走了。

  河清海晏,歌舞升平,在我国家幅员辽阔的大地上众多国防研发部里也许只是沧海一粟。但是暴露出的国防安全隐患却不容忽视。

  间谍网攻无孔不入

  “像这样的对华网络间谍攻击可谓无时不在、无处不有。”一位长期从事网络安全保密工作的官员说,就连很多党政机关的领导部门,还有参与重大国防、科研项目的要害机构和保密单位的电脑,都留下了境外间谍机构网络窃密的痕迹。大量涉密资料在互联网上外泄,某些单位的工作电脑已经被网络间谍工具长期控制,个别重要机构的工作电脑中甚至被植入了十几种境外特种机构的间谍木马。这位安全官员说,利用互联网攻击、策反和传输来获取中国情报,已是境外情报机构对中国开展间谍活动的一种常规手段。

  据这位安全部门官员介绍,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中国内部的所有情报,无论涉及政治、战略、军事、外交、经济、金融,还是民族、科技、教育、卫生……境外情报部门没有不感兴趣的,网络间谍工具因此也就无不搜寻、无不窃取。攻击的重中之重则是军队、首脑机关、军工科研和制造单位。

  据该官员还透露,中国南方一个椰风海韵的地方,某民营公司经常承接军方一些武器装备的维修生意。既然是维修,就需要以所修武器的具体技术资料为蓝本,虽然公司和军方签有保密合同,但是为了方便,这家企业的相关人员把维修对象的资料都放在了工作场所的电脑里,而这台电脑又经常上网,网络上四处窥探的间谍工具很轻易地就从这台电脑里取走了部分我军舰载武器的图纸、数据等技术情报。

  大学院所同样疏于防范

  而相关部门负责网络安全的官员告诉记者,大学和一些学术机构网络泄密比较严重。一些学者的网络保密意识比较淡薄,不少人图工作方便,很多机密文件都存在随身携带、常常上网的电脑里,几乎等于向境外情报机关敞开泄密之门。

  周总工程师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在能源化工的某个领域中是西南地区的学术带头人之一。今年年初,周总工程师的电子信箱中收到了一封新年电子贺卡,乍一看,是他的一位教授朋友所发,但就在他点开这封信的时候,却把自己电脑中涉及22个省的多个重大能源化工项目,特别是新能源项目的详细资料文件拱手送给了藏在这封邮件中的间谍程序。网络安全检测发现,周总工程师的电脑已反复被植入了3次间谍程序,仔细一查,那封电子贺卡的发件信箱与周总工程师朋友的电子邮箱只有一个字母不同,是境外情报机构的网络攻击者玩弄的一个障眼花招。

  要杜绝网络泄密,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上网不涉密,涉密不上网”,再加上“涉密电脑不得使用移动存储介质”。

  监督不力,已经成为了国防单位泄密的根源。没有严格的规定与制度,特别是法律的保障,国防信息将处于安全隐患当中,幸好,这种情况已经在迅速改善之中,特别是正在修改中的《保密法》将极有可能在网络保密方面加大责任追究的力度,让我们又看到了希望。

    • 评论
    • 分享微博
    • 分享邮件
    邮件订阅

    如果您非常迫切的想了解IT领域最新产品与技术信息,那么订阅至顶网技术邮件将是您的最佳途径之一。

    重磅专题
    往期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