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至顶头条
来源:ZDNET 2012年03月26日
关键字:系统监控 CA Technologies
商业银行IT系统按功能划分大致可以分为四类:业务系统、管理信息系统、渠道系统、其它系统。业务系统作为对外提供的金融服务的主要载体,关系到每个用户最终体验到的服务,保证其服务质量是每个银行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措施。近年来中国各银行的业务系统也正如中国的经济一样在日新月异的发展着。业务种类方面,从传统的总账处理业务发展到日益普遍的网银等电子银行业务。IT实现手段方面,传统的银行等业务系统通常在大型机上运行,并由银行网点的柜员通过特定终端操作;而新一代的网银业务系统通常都由最终用户在自己的客户端发起,最后到大型机端来处理。这类业务系统属于横跨分布式平台和大型机平台的混合业务系统。
银行业务系统平台的选择
商业银行业务系统平台的选择是个复杂的过程,目前并没有固定原则和方法,需要结合每个银行实际情况而定。基本考量因素(见表1)包括:
|
考量因素 |
说明 |
1. |
现有平台 |
中农工建等大行由于后台都采用的大型机平台,在考虑新业务系统时需要考虑选择的稳定可靠的大型机为后端,前端考虑到最终用户的操作,通常选择分布式系统作为前端 |
2. |
移植成本 |
为了结合原有的业务系统,每个新的业务在选择平台时必然要考虑把旧有业务移植到新平台的成本。在国内有很多中小企业选择了z/Linux做为新业务的平台,原因就在于这样既能利用大型机硬件提供的稳定性,还能保证旧有的分布式平台的业务方便地移植到新的平台 |
3. |
运维成本 |
运行每个业务系统都会消耗后台的“运算”资源,不管是分布式平台的CPU,还是大型机平台的MIPS,可以通过测算不同平台的各种资源消耗来评估一个业务的运维成本 |
4. |
IT发展策略 |
每个银行都会根据业务规模的增长来定制其IT发展策略,就像中农工建这几大行在10年前定制的“大集中”策略,导致几大行都选择了大型机作为其主要的业务平台 |
表1. 考量因素
“端到端”业务带来的挑战
根据EMA研究机构的调查,在全球超大规模企业中,70%的客户在大型机平台上运行业务,其中64%的客户已经部署了SOA架构,Web应用和Web服务,在所谓的运行在分布式平台上的业务中,有73%实际上是跨越“分布式”和“大型机”的。随着智能终端,网银,电话银行等业务应用的推广,越来越多的银行业务需要采用新的渠道和技术增强易用性和客户体验。然而,为了实现“前端”新业务的易用性必然导致“后端”业务实现环节复杂度的增加,而且99%的大型银行采用大型机平台作为核心业务系统,异构平台间网络,操作系统,数据库,应用程序,任意一个环节都可能成为造成问题的原因,怎样从“全局视图”实时监控,条件预警,自动分析成为每个银行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端到端”业务的演变
银行业务系统的IT表现形式是运行在各种平台中的应用程序,最简单的应用程序是在单一后端平台中的单一程序,比如最早的存贷业务,应用程序都运行在后端平台中,网点的柜员通过特定终端调用应用程序,通过读写数据库来完成记录(见图1)。
图1. 单一平台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及C/S架构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应用程序采用了复杂的多层结构,把业务逻辑处理和数据的访问分离,形成了最初的“端到端”的模型。现在国内大多数的大型银行仍然采用了这种架构,网点柜员可以通过客户端定制的应用程序发起业务,复杂的业务逻辑处理放在了应用服务器“大前置”中,最终的数据处理请求被转发到后端一般是大型机中。在大型机中通常还会有专门的交易服务器CICS来对进入大型机的交易进行处理(见图2)。
图2. “端到端”平台
在真实的银行架构中情况会更加复杂,图2中“前端”“中端”“后端”都可能是由不同平台的多个系统混合构成,加之端与端间的动态负载能力以及跨平台的消息队列的使用,更增加了整个端到端应用监控的复杂度。监控复杂度增加的原因及相关技术(见表2)
|
监控复杂原因 |
相关技术 |
前端 |
智能中端,电话,PC等多种渠道发起应用 |
前端通过使用跨平台的SOAP框架,标准的HTTP和XML在不同平台间传送信息 |
中端 |
支持不同操作系统平台的应用服务器 |
中端使用Webshpere/Java或Texedo/C进行处理复杂的应用逻辑处理 |
后端 |
对数据的请求动态分配到对应的数据库 |
后端使用DRDA来动态请求分布在不同平台中的数据库 |
表2. 监控复杂原因及技术
“端到端”监控的手段
在一个典型的“端到端”的平台中(见图3),问题可能发生在任何一点,用户端,网络,Web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大型机,而目前业内的监控手段分为自主开发和商用软件两种模式。
图3. 典型的“端到端”平台
模式1:自主开发模式 – ARM
ARM (Application Response Measurement) 是一个 Open Group 标准,用于测量应用程序或业务服务的性能和可用性。应用程序在开发阶段中对其进行检测,并在运行时使用它来分析所涉及到的交易。ARM 的基本功能是记录每个交易的启动和停止时间戳以及执行结果。交易通过 ARM 生成的令牌互连在一起,并由应用程序进行传递。在所有交易都完成以后,可以在相关交易的基础上提取出拓扑,并且系统管理员可以分析统计信息以确定有问题的执行路径在何处。这种模式带来的问题是,需要在用户的应用程序中植入额外的代码,并在不同的系统中执行ARM的调用,传递令牌等参数。这无疑会给应用带来额外的风险,而且ARM并不适用于传统的大型机应用环境,如大型机中的CICS并不能被ARM监控。
模式2:商用监控软件模式
业内有很多成熟的商用软件来监控银行的应用程序,主要包括CA Technologies的Wily, IBM ITCAM等,其中CA Technologies的Wily已经能够做到跨平台的实时监控。通过整合分布式端的网络,Web服务器,应用服务器,以及大型机端的系统,网络,数据库等的监控信息,Wily可以为用户提供“端到端”应用视图,并能够快捷地帮助用户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见图4)。
图4. CA Technologies的Wily
从技术角度看,这类商用软件通过提供对所有软硬件平台的支持,从而实现跨平台“端到端”的监控,但需要关注的是在监控“端到端”应用时,工具本身在收集、整理并分析各个系统信息的过程中对各个系统的性能影响。
结论
在银行业,技术的进步、金融创新必然会导致层出不穷的新业务,越来越多的用户将抛弃传统的去银行网点办理业务的习惯,采用更加便捷的方式享受新时代的金融服务。对于每一家银行而言,便捷且稳定地提供各种新业务将为银行吸引越来越多的用户,因此需要对目前在银行应用广泛的“端到端”的业务实时监控,从而保障每一个用户体验到最好的服务,选用成熟的商业软件实现对银行业务系统的监控是目前业界通常的做法。
如果您非常迫切的想了解IT领域最新产品与技术信息,那么订阅至顶网技术邮件将是您的最佳途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