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18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SDN/NFV/AI标准与产业推进委员会主办的“2019年·中国SDN/NFV/AI大会”在京召开。大会以“边云协同,构建未来智慧网络”为主题,聚焦当前SDN、NFV、人工智能、边缘计算等关键技术和产业发展的最新态势。来自的700余名代表参加会议,山石网科作为参展商中少有的网络安全厂商,备受关注。
17日上午,大会公布了2018年中国SDN、NFV优秀案例评选结果,山石网科凭借“云网融合异构安全解决方案”荣获“优秀案例奖”。
金融行业首个云网融合异构安全方案
作为国内金融行业中首个落地的山石网科获奖解决方案——采用了硬件设备实现的“云网融合异构安全”解决方案,是云计算技术与SDN、NFV技术相融合的典型案例。
山石网科在云网融合方向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攻克了SECaaS(安全即服务)只能通过软件防火墙进行实现的技术难题。为云网融合技术在金融行业的大规模推广使用,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荣获此奖,即是SDN/NFV/AI标准与产业推进委员会专家、行业媒体及用户市场对山石网科产品、技术的认可,更是山石网科在云计算数据中心安全领域不断开拓创新、勇于实践的有力佐证。
山石云集:国内首个面向NFV标准的安全网元管理方案
18日上午,在大会分论坛上,山石网科营销资深总监贾彬发表了题为“就现在!让安全在NFV环境中更简单、更高效的融合“的主题演讲,正式发布了国内首个面向NFV标准的安全网元管理方案——山石云·集。
随着云计算与SDN技术日趋成熟,越来越多的企业,尤其是运营商,金融,政府等行业,选择通过云计算和SDN来提高IT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同时,越来越多的企业已将网络安全作为基础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用户需要安全设备与云计算和SDN进行协同工作。因此,通过NFV部署云计算安全,成为用户的最佳选择。
云计算用户的痛点
作为国内最早投入到云计算安全领域的厂商之一,山石网科通过多年的云计算安全实践发现,用户往往面临以下几大挑战:
第一,不同安全厂家间存在技术壁垒,没有标准接口和标准方案,无法实现快速落地;
第二,虽然进行了安全与业务的对接,但后期运维复杂,导致运维成本升高;
第三,现有安全设备无法与新的业务架构融合,没有平滑的升级过渡方案。
业界创新的安全网元管理系统
为了帮助用户解决上述难题,山石云·集应运而生。山石云·集是专门针对需要在云计算和SDN环境中部署安全能力的场景,可以实现安全设备及NFV的自动化部署与管理,并提供开放的标准接口,能快速与第三方云计算和SDN环境进行对接,可针对VNF、PNF进行配置与资源的管理,具备对接配置的检查和恢复能力的创新产品。
标准化连多云——方案解耦、快速融合
山石云·集遵循欧洲电信标准化协会(ETSI)定义NFV框架及标准,使用REST API方式提供服务,易于第三方进行集成,并兼容多个厂家的云计算和SDN产品,实现快速对接;兼容标准OpenStack的API和插件进行对接集成,减少定制化接口,在各厂家OpenStack环境间实现解耦,并已与多个厂家的OpenStack完成方案对接。
智能对接排障——运维简单、运营高效
山石云·集提供智能对接排障功能,可将复杂的集成系统维护工作简单化,将复杂的底层对接日志,进行易读展示,易于运维人员定位分析问题;同时,通过自动和手动的配置检测,可及时发现上下游设备的配置是否存在问题,辅助运维人员定位和解决问题,第一时间恢复系统,保障系统稳定运行,提高运营效率。
统管软硬网元——扩展灵活、过渡平滑
山石云·集支持纳管硬件或NFV网元,并实现统一集成对接。支持拓展管理多个硬件设备或计算节点,为企业提供从小规模试点向大规模运营的的方案平滑过渡;亦可从硬件设备向NFV网元进行转型切换,提供从传统硬件解决方案到领先的NFV解决方案的过渡。
在专访环节中,贾彬及山石网科产品总监、技术专家与媒体记者就山石云·集的产品创新、功能优势以及应用落地展开了更深入的探讨。
山石网科是技术的信仰者,并始终聚焦于安全领域,通过对安全本质、用户需求和技术趋势的深刻理解,不断衍生出真正解决用户痛点、有利于构建产业生态的“创新”。
从随选网络迈向随愿网络
工信部通信科技委常务副主任、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科技委主任、SDN/NFV/AI标准与产业推进委员会主席韦乐平,在大会开幕主题演讲中提出了“从随选网络迈向随愿网络”的网络架构重构新方向。
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和日新月异的新业务需求及数字化转型驱动,靠人工方式已经无法应对,业界期望使用“业务意愿”作为网络和IT基础设施生命周期管理的驱动因素,通过自动化方式将业务需求即时转化为网络和IT基础设施的执行,实现两者的快速适配,从而产生真正的商业价值。自动化、智能化将是未来网络演进的必由之路。山石云·集正是符合这个时代需求的产品,安全随云而动,智能排障定位。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微软宣布为Word和Excel推出基于OpenAI的AI代理模式,通过简单提示即可自动生成文档和分析数据。Word用户可享受"氛围写作"功能,利用现有文档组装报告和提案。Excel代理能分析电子表格数据并生成可视化报告。尽管在SpreadsheetBench基准测试中准确率仅为57.2%,低于人类平均水平71.3%,但微软强调其针对实际工作场景优化。此外,微软还发布了基于Anthropic的Office代理,显示其正逐步减少对OpenAI的依赖。
苹果与清华合作提出EpiCache技术,解决AI长期对话中的记忆管理难题。该方法将对话自动分割成话题片段,为每个话题建立专门记忆库,实现智能匹配和高效检索。实验显示,EpiCache比传统方法准确率提高40%,内存使用减少4-6倍,响应速度提升2.4倍,为资源受限环境下的AI对话系统提供了实用解决方案。
OpenAI为美国ChatGPT用户推出"即时结账"功能,用户可在对话中直接购买Etsy和Shopify商品,无需跳转至外部网站。该功能支持Apple Pay、Google Pay等多种支付方式,并计划接入超过100万家Shopify商户。OpenAI还将开源其代理商务协议技术,与谷歌的代理支付协议形成竞争。这标志着电商购物模式的重大转变,AI聊天机器人可能重塑在线零售发现和支付生态系统。
清华大学与英伟达合作提出DiffusionNFT,一种革命性的AI图像生成训练方法。该方法通过对比正负样本进行学习,避免了复杂的概率计算,训练效率比传统方法提升25倍。研究团队在多项测试中验证了其优越性,不仅大幅提升了图像质量和文字渲染能力,还实现了无需分类器引导的高效训练,为AI图像生成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奠定了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