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行者

行者学院 转型私董会 科技行者专题报道 网红大战科技行者

知识库

知识库 安全导航

至顶网安全频道终端安全每个人的手机都是窃听器?

每个人的手机都是窃听器?

  •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 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至顶头条

 “每个人的手机都是一部窃听器,不管你开不开机,都能被窃听。”吴彦祖不久前在《窃听风云》中说出了这样一句令人胆战心惊的话,随着影片热映,“手机窃听”的问题被更多的人顾虑,网络商家也大肆推出各种窃听软件和设备,一场窃听和反窃听的斗争俨然从谍战片里来到了我们的现实生活中。

来源:网界网 2009年10月28日

关键字: 窃取数据 手机安全 信息安全

  • 评论
  • 分享微博
  • 分享邮件

  “每个人的手机都是一部窃听器,不管你开不开机,都能被窃听。”吴彦祖不久前在《窃听风云》中说出了这样一句令人胆战心惊的话,随着影片热映,“手机窃听”的问题被更多的人顾虑,网络商家也大肆推出各种窃听软件和设备,一场窃听和反窃听的斗争俨然从谍战片里来到了我们的现实生活中。

  我们的手机真的能变成窃听器吗?我们的秘密真的随时处于被窃听的危机中吗?记者经过一系列调查,并走访了一些专家行家,发现手机窃听确实可以实现,但并不像影片所说那么容易,而且并非没有预防和抵挡的办法。但是,每天生活在“谍战剧情”中未免令人不爽,不少人表示希望政府部门加强对此现象的监管,以避免人人自危。

  窃

  GSM阻截器

  网售其实是假的

  “其实,现在每个人身上都有偷听器,我们的GSM阻截器只要输入目标的手机号,就可以截听到对方的通话,哪怕对方没有开机,只要电池没有拆掉一样能听到。”影片《窃听风云》这样解释手机窃听的秘密,而网店热卖的各种窃听软件和器材中也确实有“GSM阻截器”。所谓的GSM阻截器真有这么神奇吗?

  记者在不少网络商家的店里看到这种“GSM阻截器”,称“利用GSM阻截器技术窃听别人通话信息。即通过在手机安装GSM阻截器,只要知道对方电话号码,发出窃听程序信号,即使对方手机关机,也会自动执行程序,将带手机者的谈话发射至监听装备。”一般服务费用在500元到800元,使用的时候一分钟按0.8元收费。

  据记者向从事移动通信网络建设工作的工程师了解,这种技术的确是存在的,但是实际操作起来绝非那样简单。据介绍,这种手机窃听系统内部构造复杂、成本高昂,绝不是一般人能够买得起的,普通的电子市场上不可能有这类产品公开销售。所以网商卖的几百元的所谓“GSM阻截器”应该不会是真的。

  复制SIM卡

  骗人把戏 就是来电显示修改

  记者从专家口中了解到,目前手机窃听的方式主要是硬件和软件两种。硬件方式中,最常见的方法是复制SIM卡。

  北京邮电大学通讯工程专家崔鹏指出:“利用SIM卡烧录器复制指定SIM卡,监打或者接听他人电话,这种方式由于容易被察觉,现在用的人很少,它一般不是为窃听,而是为了窃话费。而且,复制SIM卡必须要拿到被监听人的SIM卡,承诺不用拿到SIM卡就能直接复制的,是用改号软件进行诈骗的。”

  记者通过和一些网商联系,发现复制SIM卡者大有人在,而且称只需提供目标手机号码即可,标价1800元到2000元不等,他们称“对方无论是拨打、接听电话,又或者是收发短信,你也可以同时听到、收到”。一些通信行业的专家认为,这其实是个彻头彻尾的骗局,是不法商家利用手机来电号码修改软件所做的文章。“他们给你张所谓复制了的SIM卡,然后让你用这张SIM卡拨打自己的手机号码,通过改号软件修改这张SIM卡的来电显示号码,在你的手机上显示出你想窃听的手机号,这就让你信以为真。等你付钱后发觉不对,他们早就逃之夭夭了,甚至他们之前跟你联系的手机号码都是使用改号软件修改过的,你肯定是找不到他们的。”说白了,这种所谓的SIM卡复制,只不过是“来电显示修改”的小把戏而已。

  手机窃听软件

  正在泛滥 专攻智能手机

  其实,对普通百姓的手机隐私威胁较大的是手机窃听软件,也就是曾经流行一时的手机间谍软件。这类软件类似于电脑上的病毒程序,一旦被安装在手机里面,这些电子终端会自动记录反馈用户信息,甚至能被远程遥控来进行窃听。这意味着,只要是智能手机并能上网就有可能被安装。和电脑的“间谍软件”一样,它在后台隐身运行,手机菜单上不留丝毫痕迹。

  “关机是没用的,手机即使关机,但同样还是会跟无线基站进行信号联系,要不然我们拨打朋友的电话时,怎么会听到‘对方电话已关机’和‘对方电话正在通话中’这些不同的语音提示呢?”通讯器材经销商王先生告诉记者,“其实也没有有些人说得那么神,通过彩信、蓝牙、红外就能安装,技术上不太可能。如果承诺在不拿到对方手机的情况下进行安装,多半是骗人的。”

  据了解,手机窃听软件自从几年前问世,销售状况一直暗流汹涌,相当红火,以至于版本不断升级。王先生告诉记者,例如着名的“卧底”软件,普通版本可以监控手机的所有收发短信,也可以监听环境音;升级版本又增添了窃听通话内容的功能。不过,手机窃听软件需要安装才能被植入到手机之中,而且也主要针对的是智能手机,并不会对所有手机用户产生效果。

  调查手记

  生活不是谍战剧

  我们的生活毕竟不是谍战剧,作为一个普通人,需要的是方便而安定的生活,一个需要用间谍和反间谍装备的社会是人人自危的,从网络、从手机,我们的秘密似乎被泄露殆尽。《垃圾时代》的作者乔姆斯曾预言:“未来,间谍软件同病毒和垃圾邮件一样会长期存在。信息时代的道德约束在50年内似乎无法可循。”

  道德约束似乎指靠不上,除了自我保护,人们更多是期望有关部门加强监管。据了解,对于生产销售间谍软件的行为,目前的办法只是报警,因为销售或使用这种具有间谍功能的软件,已经涉嫌违法。根据我国《安全法》的规定,任何个人或组织不得非法持有、使用窃听器材;《刑法》也有规定,非法生产、销售窃听器材,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公安部门也在抓紧制定完善相关的法律措施。

  然而网上此类产品和商家却有层出不穷的趋势,真正被查获被判刑的却鲜有耳闻,在这个问题上,成为手机窃听设备销售的重灾区的各大网上商城和网站是否负有责任?作为查处违法销售行为的工商部门是否应进行调查?电信运营商是否应该提高技术防范为用户提供更安全的通话环境?

  早在2007年,全国人大代表王全杰就曾向全国人大提交了关于严厉打击利用互联网出售手机窃听器的建议,如今这种发自民间的呼吁更为强烈了。

  反

  送你的手机

  可能是“密探”

  通过调查,记者发现目前手机泄密的状况确实不容忽视,窃听软件不断推陈出新,越来越隐蔽,窃听效果和功能也在不断完善,而销售这些软件的商家已经形成网络,甚至成为一个潜在水面下的新产业。记者在询问一个最新版本的“卧底”软件情况时,销售商为了增加他们的“诚信度”,告知记者:“我们在全国30多个城市已经有上百个代理了,销售量最小的一个月也能卖出20多个……”销售商可以发展自己的下线,据说一条线一个月在全国范围内就能卖出1000多个。

  王先生告诉记者,据他所知,有些手机软件经销商甚至直接建议那些心怀鬼胎的客户“买个智能手机,装好软件,送给要窃听的对象”,这样“比较容易实现自己的目的”。因为,一些昂贵的新款智能手机有很大一部分是用来作为礼物的,收到这样的礼物,等于在自己身边安插了一个“密探”。

  这种事情并非耸人听闻,而是真实地发生着。王先生告诉记者,这种被动过手脚的“黑客手机”销路很不错,买的人相当一部分是用来送给“另一半”的,查找对方的偷情证据;还有是送给合作伙伴或搭档的,出于商业目的;甚至还有是老板作为奖品发给员工的,以监视手下的言行和动向。

  拆下电池最简单

  话费暴增最可疑

  由于窃听软件的泛滥,一些反窃听方式正在逐渐成为普通人的生活常识。

  最简单的反窃听方法,正如《窃听风云》所说,谈私密话的时候,拔下手机电池就可以了。据说在一些公司的高层会议中,通常会要求参加人员拆下手机电池,也是出于反窃听的目的。

  电话费突然暴涨是手机被窃听的一个明显线索。据专家分析,按照其操作原理,在手机被当做窃听器来使用时,实际上正处于通话状态,必须按照相应的资费标准缴纳通话费;在监控短信、通讯簿等数据时则开启了GPRS无线上网,被盗取数据者也将因此背负上数据业务费。“一旦监控频率过高,窃听时间太长,话费肯定会出现不正常暴增。不过用户只要查询话费详单,窃听者的身份也就不难识破。”

  手机很容易没电也是一个危险信号,排除电池故障之后,就应该到手机维修部门排查一下手机是否被人放进了芯片式窃听器,因为芯片向外界传输的信号距离越远,所耗电量就越大,手机受到监听时间越长,电池也就越容易没电。

  和别人聊天时玩手机游戏的不礼貌行为倒是一个反窃听的好办法,因为在环境音被监听时,如果被窃听手机有任何操作,比如收发短信、接打电话,或者玩游戏,监听会立刻中断。

  同时,专家还建议,用户自己要小心,不要把自己手机的识别码等底层信息轻易告诉别人。同时,手机也不要随便放置,而且不要把手机和SIM卡轻易交给他人。

    • 评论
    • 分享微博
    • 分享邮件
    邮件订阅

    如果您非常迫切的想了解IT领域最新产品与技术信息,那么订阅至顶网技术邮件将是您的最佳途径之一。

    重磅专题
    往期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