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至顶头条
记者:IT厂商提出新一代和下一代数据中心的口号,你认为改善数据中心的背景是什么?王士平:信息化的核心提供机制是通过数据中心来完成的,数据中心的建设相当于一个方兴未艾的行业。但这么多年过去后,我们发现整个数据中心建设的思路也不太一样。
很多数据中心是由业务驱动的,而业务的驱动随着市场、客户和产品的变化,对信息技术的使用也不太一样。所以信息中心建设采用一种被动方式,业务要什么就建什么。建了一段时间之后会发现系统比较杂乱,从管理、使用效率上,运维越来越复杂。
提到未来数据中心管理的思路,短期来讲是把信息中心进行整合。国内很多企业,包括电信和制造业的企业,都在做数据中心的整合工作,把过去分布在不同的业务条线甚至是地域的数据中心进行整合。最典型的是银行前几年的数据大集中。
做完数据整合之后会发现另外一个问题,在整合的数据中心里应用该怎么办?所以就面临着数据、信息系统的集成工作。从管理上讲,整合以后管理的复杂度提高了,所以现在又提出来数据中心的优化。
记者:你认为,一个数据中心最佳的使用周期是多少年?
这个不好一概而论,IT规划要看IT投资和回报的分析,不同的企业有自己的IT投资的偏好和文化习惯。有一些企业比较喜欢追逐技术的潮流,希望新的技术为它带来业务拓展的动力;有一些企业希望用最基本的IT能力保证它的业务实现。所以我们会看到同样一个行业,比如银行,有的设备非常老,十几年的都有,有一些银行的更新速度就很快,三五年就要更新。
我们不可忽视的是新的技术是整个数据中心更新换代周期缩短的主要动力。未来数据中心更新换代的主要驱动力是新的技术的可行性和它对整个业务的支持,以及业务真正可以通过技术去实现它的效益评估。企业根据它自己所处的位置,会提出自己希望需要多少年使得机器运行得以有好的更新。
通常看起来,应该5年左右就开始启动下一轮数据中心更新。但是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更新不是一下子就全部替换掉的,可能是周边系统先慢慢替换,然后在四五年的过程中慢慢实现它的更新。
记者:目前中国的数据中心是否达到了最佳使用年限?
界定最佳使用年限和业务对信息技术的依赖性和信息系统应用的成熟度有关系。为什么国外的信息系统更新比较缓慢?因为很多的核心业务的能力是建立在稳定的应用系统之上的,更新本身是一个很大的风险,而且它的投资回报有时不匹配。举个简单的例子,为什么保险公司很多核心系统十几年不能换,因为换不了。这么庞大的信息资料的系统,简简单单换下去是不行的。
如果把2000年作为一个真正系统建设的高潮,我们会发现这个过程中有很多新的理念,包括Intenet、B2B、B2C和后来的SOA。所以我们会发现有很多成熟的业务模式也是驱动数据中心变化的另外一个动力。
记者:IT厂商都在宣传绿色数据中心在节能和维护上的优势,传统数据中心与绿色数据中心哪个ROI更高?
从ROI来讲,我们不能从绿色的角度看问题。因为技术的发展趋势是朝绿色方面在走的,大家都在做节能汽车、节能IT、节能设备,这个费用肯定是降低的。但是从ROI来讲我们对企业的建议应该从企业的成本效率上衡量。所谓绿色,我们要从生态环境,从社会责任这方面去考虑。
记者:绿色是IT建设的平衡,如何能够使得IT设施在未来的使用过程中生命周期延长,提高利用效率,而且能对整个企业未来的资源需求达到动态分配的能力?CIO做数据中心时要考虑长远,有一个适当的平衡和搭配。目前,用户对绿色数据中心概念是否接受?
现在我们碰到的一些CIO,他们对整个绿色数据中心的概念是很接受的,把绿色作为采购的一个重要指标。但是另外一点,我们不能把绿色作为旗号变成更新设备的最大动因。
我想很多CIO的观点应该和我差不多,他们更换IT设备的主要动因还来自于业务,而不是具体的设备是否需要更新。我们现在很多客户在做IT的整体规划和优化,目标是尽量提高管理水平,使得业务有所扩张,这是他们的直接目的,间接目的是达到了所谓的绿色IT目标。
记者:在怎样的前提下,CIO才会为绿色数据中心买单?
我们不能为绿色而绿色。所以说到设备更新周期的时候,CIO自然而然为绿色数据中心买单。新技术更新的投入,会随着业务的发展按照生命周期来走,我很难想象由于绿色的主题去推动一波很大的IT产品建设。同时,CIO尽量延长IT产品的更新周期,实际上就是绿色了,从整体上来讲也是对社会的一种回报。
记者:你对数据中心的选址、灾难备份有什么建议?
数据中心的选址和灾备有很多的标准,要关注安全性、自然灾害的抵抗能力、与业务之间的距离关系、周边服务设施的能力等,这些都是数据中心和灾备建设的条件。但是现在探讨的问题是,灾备要备到什么程度才算是灾备?我举个“9.11”的例子,“9.11”出现之后,据说大的金融机构的灾备体系没有一个是可以用的。为什么?因为人、流程都破坏掉了,这不是简简单单的IT系统在就行了的。所以灾备应该是和业务流程和人力的支持是配套的,没有配套的灾备是没有用的。
第二,配套要配到什么程度?灾备一定是和业务紧密相关的,对任何业务做灾备时,要有一个优先级,哪些是真正影响核心的业务,哪些是不可以取代的业务。同时,还要探讨一下可恢复期的问题。恢复对业务影响到底多大,能不能恢复,周边的环境的影响等。比如汶川大地震,破坏到周边的环境都不存在了,恢复也就没有意义。所以这些工作都要考虑清楚后,才能说如何建一个更有效的灾备能力。现在大家把灾备变成一个比较奢侈的东西,做的跟数据中心一样大,什么东西都备,而且运维成本特别高。我不知道这个投入产出是否绿色,这种投入再买更多的绿色设备也没有意义。
记者:你认为,未来数据中心除了向绿色发展之外,还会朝哪些方面发展?
下一阶段数据中心中长期的目标是朝着更标准化的方向发展,比如数据中心核心的几项内容,包括网络、服务器、存储器以及监控和服务的提供能力,都朝标准化走。
未来的数据中心为资源的充分利用提供了很好的手段,利用“虚拟化”技术能够动态地调动计算机资源。另一个是计算资源动态的开通能力。从狭义上讲,指存储资源和网络资源都会根据业务的需求进行动态的分配,使得用户尽量减少资源分配过程中的等待时间。从一个长远目标来看,我们一直在提供一个公用的计算能力。就像公用事业的水、电、气这一类行业。
如果您非常迫切的想了解IT领域最新产品与技术信息,那么订阅至顶网技术邮件将是您的最佳途径之一。
现场直击|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直击5G创新地带,就在2021MWC上海
5G已至 转型当时——服务提供商如何把握转型的绝佳时机
寻找自己的Flag
华为开发者大会2020(Cloud)- 科技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