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上海)近年来,网络安全问题呈现高发态势;与之不相匹配的是,网络安全人才缺口不断扩大,行业深陷“人才荒”。面对这一挑战,28日在上海举办的“补天白帽大会”试图开出药方。会议主办方补天漏洞响应平台“掌门人”白健表示,守护网络安全、培养行业人才,还需动员民间力量,实现网络共治。
民间安全群体也被称为“白帽子”,补天白帽大会是首个面向民间安全群体、专注于漏洞响应与防护的全球性安全行业盛会。会议由360企业安全集团旗下的补天漏洞响应平台主办,在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信息通报中心、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国家信息安全漏洞库等单位的指导下,自2013年起已成功举办五届。
360企业安全集团董事长齐向东表示,补天白帽大会是企业与“白帽子”们交流的桥梁。他说,民间的技术达人、“黑客”等都可以被积极引导,成长为网络安全行业的优秀人才、构建庞大的“白色产业链”抗衡黑产。
会议上,国内外“黑客”、业界大咖、安全厂商、研究机构齐聚一堂,演讲嘉宾中有高中生,也有从业十余年的技术精英。议题涵盖区块链、人工智能、安全人才培养等。网络安全软件服务商趋势科技公司(Trend Micro)漏洞研究总监Brian Gorenc发表了《国际漏洞攻击趋势及企业应急响应分析》的演讲;360网络安全北美研究院负责人李康做出了题为《人工智能安全》的报告。
白健表示,补天漏洞平台一直以“协同保护全社会网络安全”为使命,步履不停——2013年,平台的原型“库带计划”发布,公开收集各种通用系统漏洞;2014年,库带计划升级为补天漏洞响应平台;2015年,平台推出法律课堂、线下沙龙等白帽交流活动;2016年,补天众测服务上线,为企业提供更多增值服务。
白健表示,过去、现在和未来,补天漏洞平台都致力于做好三件事——维护企业网络安全、解决数据泄露隐患、培养网络安全人才。5年来,补天漏洞平台已发展为国内最大的漏洞响应平台,注册“白帽子”已达4万名,发现的漏洞数量超过25万个,注册企业达到5000余家。
调动民间力量守护网络安全是“持久战”,目前,“人才荒”形势依然严峻。据预测,当下网络安全人才的缺口达70万,2020年缺口将达140万。
白健表示,为了持续输送网络安全人才,平台发布了“补天安全人才培养计划”,已进入12座城市、40余高校,汇集精英导师资源,整合企业客户,助力学生技能提升的同时拓展就业渠道,力争打造补天-高校-企业三方协同的网络安全人才闭环。
补天白帽大会还评选出“5年间最具价值白帽奖”,颁发给5个“白帽子”。齐向东表示,这一奖励不仅是对“白帽子”的贡献给予肯定,更是为广大网络安全爱好者树立优秀典范。
“补天漏洞响应平台坚持做公益的平台,是引导‘白帽子’们的正义导师,也是守护网络安全的城墙。相信未来补天平台将为保护用户安全创造更大价值。”齐向东说。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科技专家Sungjoo Yoon在TED演讲中提出"偏好原理",认为了解用户喜好信息越多,就能创造更强大的技术。他将市场变化比作"地壳运动",从1969年命令行界面到80年代GUI,再到90年代网络界面,技术发展都遵循这一规律。自然语言处理能建立信任,而AI智能体时代的到来意味着非人类参与者将在人类主导的世界中发挥作用。
德国图宾根大学研究团队发现现代AI视觉模型具备强大的图像排序能力,能够理解年龄、美观程度等连续属性并进行准确排序。研究测试了7种AI模型在9个数据集上的表现,发现CLIP模型表现最佳,且仅需极少样本就能学会排序。这一突破为照片管理、电商展示、社交媒体等领域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案。
微软推出了Copilot Vision AI新功能,该技术能够扫描和分析用户屏幕上的所有内容。这项AI视觉技术可以实时理解用户正在查看的信息,包括文本、图像和应用程序界面,为用户提供更加智能化的交互体验和个性化建议。此功能的推出标志着AI助手向更深层次的用户体验集成迈进。
KAUST团队开发UnMix-NeRF技术,首次实现3D场景重建与材料识别的同步。该系统利用光谱成像技术,能够识别物体的材料特性,不仅重建逼真3D场景,还可自动分离不同材料区域。技术在多个数据集上表现优异,为机器人、增强现实、工业检测等领域带来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