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发展如火如荼,全球多个国家对区块链技术的态度从起初的谨慎转向鼓励创新,在国内全国政协、工信部等多部门单位也在近期密集发声关注区块链行业应用的创新探索和突破。然而随着区块链技术与应用的快速发展,安全问题逐步浮出水面,尤其作为火爆的区块链应用——数字货币出现的安全事件层出不穷。
在此背景下,首届中国区块链安全高峰论坛今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与会嘉宾探讨的正是区块链安全话题,并探寻区块链未来健康发展之道。
知道创宇创始人兼CEO赵伟
知道创宇创始人兼CEO赵伟在会议中指出,作为区块链技术已经落地的应用数字货币来说,它和现实中的资产安全保障存在巨大差别,数字资产没有法律保护、也没有银行做安全保障,用户获得了自由也会承担相应的安全风险。可以预计,未来区块链面临的安全风险会层出不穷。
在知道创宇看来,区块链面临三个层面的安全问题:
1、区块链自身机制安全问题:智能合约的问题排在首位;理论上存在的51%攻击近两年也成为了现实。
2、区块链生态安全问题:围绕交易所发生的安全事件最为显著,交易所被盗远超其他事件类型;交易所、矿池河网站都面临着DDoS攻击的高风险;在线钱包和矿池面临着DNS劫持的风险;交易所被钓鱼、内鬼盗窃、钱包失窃、各种信息数据泄露和篡改、交易所账号失窃等问题,也值得关注。
3、使用者安全问题:交易所账号和钱包失窃比较频发的问题;反欺诈、被钓鱼、私钥保管的问题也值得用户的关注。
其中,现阶段涉及区块链生态的安全问题,不论从发生数量、损失金额还是攻击类型上在全部的安全事件中均占比最高也最为突出,是近期区块链加密数字货币安全防范的重点。
区块链生态就目前看来,是为支撑区块链运行及与现实世界相对接的一系列支撑系统或应用。区块链生态中包括PoW机制下的矿场和矿池、PoS机制下的权益节点、加密数字货币交易所、软硬钱包、数据跟踪浏览器、dApp应用,以及面向未来dApp应用的区块链网关系统等。
这些生态都因为即是区块链中的一个支持环节,又存在于现实世界中采用已有架构模式构建,导致它们依然会存在区块链之外的一些传统系统或应用所面临的安全问题,比如:
1、加密数字货币交易所的集中化和传统架构设计,给黑客入侵提供了便利。
2、软件及硬件钱包由于采用某些开源的架构,导致自身安全性大打折扣。
3、某些矿场矿池忽视了传统DDoS攻击影响,给挖矿行为带来了负收益。
为此,在峰会现场,大会发起了中国区块链安全联盟筹备的倡议活动,活动由中国反流氓软件联盟发起人董海平主持。据介绍,联盟由中国技术市场协会、腾讯安全、知道创宇、中国区块链应用研究中心等,含政府指导单位、网络安全企业、区块链相关机构及媒体等二十余家机构、单位联合发起,联盟即将在不久之后成立,并将建立区块链生态良性发展长效机制,着重打击一切假借区块链名义进行变相传销、诈骗等敛财行为。
整体看来,区块链经济已经处于爆发前夜,金融行业的探索领先一筹,而其他行业的应用正在快速展开。区块链行业应用具有明显的效益的显著优势在于优化业务流程、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协同效率,这个优势已经在金融服务、物联网、公共服务、社会公益和供应链管理等社会领域逐步体现出来。而安全,也成为了产业链各方共同保障区块链应用的努力方向。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睡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个晚上没睡好,第二天的工作效率就会大打折扣,而充足的睡眠不仅能让我们恢复精力,还能帮助大脑整理和巩固当天学到的知识。有趣的是,AI模型竟然也表现出了类似的“睡眠需求”。
DeepSeek-AI团队通过创新的软硬件协同设计,仅用2048张GPU训练出性能卓越的DeepSeek-V3大语言模型,挑战了AI训练需要海量资源的传统观念。该研究采用多头潜在注意力、专家混合架构、FP8低精度训练等技术,大幅提升内存效率和计算性能,为AI技术的民主化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尽管模型上下文协议(MCP)自11月推出以来用户数量快速增长,但金融机构等监管行业仍保持谨慎态度。银行等金融服务公司虽然在机器学习和算法方面是先驱,但对于MCP和Agent2Agent(A2A)系统的采用较为保守。监管企业通常只使用内部代理,因为其API集成需要经过多年审查以确保合规性和安全性。专家指出,MCP缺乏基本构建块,特别是在互操作性、通信标准、身份验证和审计跟踪方面。金融机构需要确保代理能够进行"了解您的客户"验证,并具备可验证的身份识别能力。
加拿大女王大学研究团队首次系统评估了大型视频语言模型的因果推理能力,发现即使最先进的AI在理解视频中事件因果关系方面表现极差,大多数模型准确率甚至低于随机猜测。研究创建了全球首个视频因果推理基准VCRBench,并提出了识别-推理分解法(RRD),通过任务分解显著提升了AI性能,最高改善幅度达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