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家宏观层面来看,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支柱 的瓶颈,以迎合当前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的市场环境。众多企业在远程办公、在线教育、电商、远程医疗等新业态产业不断发展,然而,在激活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业务层面风险。大量欺诈、钓鱼、羊毛、作弊、盗用、虚假信息、刷单等等诸多业务安全问题,已危害到企业的安全。业务的健康稳定不仅是企业营收的重要保障,亦是企业信誉以及生存发展的关键要素。
为此,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信通院”)基于业务安全产业的深入分析和全面调研,结合国内外业务安全领域发展现状,牵头编写了《业务安全发展洞察报告(2021年)》,并在2021年12月28日可信云安全论坛上由中国信通院云大所云计算部副主任郭雪进行了发布和解读。
《业务安全发展洞察报告(2021年)》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牵头,联合腾讯云计算(北京)有限责任公司、京东集团、华为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北京数美时代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网易易盾、同盾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嘀嘀无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中移(苏州)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北京芯盾时代科技有限公司、深圳永安在线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快手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知道创宇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邦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火山引擎科技有限公司、奇安信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同撰写。报告旨在通过对我国当前业务安全的产业规模、关键技术、应用场景以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梳理,暴露当前欺诈以及其他业务风险对企业和个人可能造成的威胁及危害,为行业输出共性能力。
现正式发布《业务安全发展洞察报告(2021年)》全文
未来,业务安全标准体系将逐步规范化,中国信通院也将继续推进业务安全标准化建设,助推业务安全产业高质量发展。2021年,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牵头,联合国内十余家头部厂商,共同编写了《业务安全能力要求系列标准》,具体包括《内容风控安全能力安全要求》、《交易风控安全能力要求》、《信贷风控安全能力要求》、《营销风控安全能力要求》、《钓鱼风控安全能力要求》、《防伪溯源安全能力要求》、《私域安全能力要求》等标准,对业务安全领域的技术发展和应用创新提供支撑,带动政府、企业在业务安全方面的投入,为企业安全发展保驾护航。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2025年第一季度网络攻击激增126%,英国新法案要求数据中心强制报告网络安全事件。现代威胁已演变为同时攻击IT和OT系统,而许多数据中心的备用电源系统仍使用90年代的过时技术。电池储能系统(BESS)通过分布式架构、加密通信和自主运行能力提供网络弹性防护。BESS即服务模式将网络安全维护转移给专业提供商,同时通过需求响应和能源套利创造收益。随着全球法规要求将网络安全与能源安全相结合,数据中心需要现代化基础设施来应对日益严峻的威胁环境。
阿姆斯特丹大学与Salesforce合作开发的奖励引导推测解码(RSD)技术,通过让小模型处理简单任务、大模型解决复杂问题的智能分工,在保持推理准确率的同时大幅提升计算效率。该技术在数学推理等任务中表现出色,计算量最多可减少75%,为AI应用的普及和成本降低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微软研究院开发出LongRoPE2技术,能让大型语言模型的记忆容量扩展64倍至12.8万字,同时保持98.5%的原有性能。该方法通过发现AI位置编码训练不均衡问题,采用智能搜索和混合训练策略,仅用传统方法八十分之一的资源就实现突破。这项技术将使AI能完整处理长文档、进行复杂对话,为文档分析、代码开发、内容创作等领域带来重大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