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北京启明星辰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牵头组织并实施的2016年北京市科委科技计划——网络威胁情报安全分析与协同系统研发项目(D16110100330000)及课题网络威胁情报安全分析系统(D161100003316001)均顺利通过了北京市科委组织的验收会,得到了科委技术专家组的高度认可,项目和课题信用评定结果均为A。
项目成果“网络威胁情报安全分析系统”是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下一代安全分析平台,填补了国内此领域空白。平台实现了海量存储(每天安全大数据采集量10TB级以上)、安全数据资源统一管理、基于机器学习建模分析、实时流分析、交互分析的组件式集成等技术创新,而基于互联网开源工具的整合更是具有借鉴意义和探索价值。
该平台适用于网络安全运行中心,可作为目前安全事件监控系统的升级版。通过扩展数据采集范围,还可用于企业移动应用监控、工业控制系统监控、物联网系统监控等领域,也适用于网络威胁态势感知项目、智慧城市网络安全监控项目等,行业范围包括不限于能源、银行、交通、政府、电信、医疗等客户,具有明显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以及推广应用价值。
关于启明星辰科研及产业化项目
启明星辰公司多年来一直秉持自主创新,以振兴民族信息安全自主品牌为己任,先后承担并实施完成了国家级、省部级和地方重点信息安全科研项目200余项,包括国家发改委产业化示范工程、科技部863计划、火炬计划、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发展基金招标项目、核高基重大专项、北京市科委重大科技专项、高成长专项等。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在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保护关键系统越来越依赖AI、自动化和行为分析。数据显示,2024年95%的数据泄露源于人为错误,64%的网络事件由员工失误造成。虽然先进的网络防御技术不断发展,但人类判断仍是最薄弱环节。网络韧性不仅是技术挑战,更是人员和战略需求。建立真正的韧性需要机器精确性与人类判断力的结合,将信任视为战略基础设施的关键要素,并将网络韧性提升为国家安全的核心组成部分。
南洋理工大学团队开发了Uni-MMMU基准测试,专门评估AI模型的理解与生成协同能力。该基准包含八个精心设计的任务,要求AI像人类一样"边看边想边画"来解决复杂问题。研究发现当前AI模型在这种协同任务上表现不平衡,生成能力是主要瓶颈,但协同工作确实能提升问题解决效果,为开发更智能的AI助手指明了方向。
自计算机诞生以来,人们就担心机器会背叛创造者。近期AI事件包括数据泄露、自主破坏行为和系统追求错误目标,暴露了当前安全控制的弱点。然而这种结果并非不可避免。AI由人类构建,用我们的数据训练,在我们设计的硬件上运行。人类主导权仍是决定因素,责任仍在我们。
360 AI Research团队发布的FG-CLIP 2是一个突破性的双语精细视觉语言对齐模型,能够同时处理中英文并进行精细的图像理解。该模型通过两阶段训练策略和多目标联合优化,在29个数据集的8类任务中均达到最先进性能,特别创新了文本内模态对比损失机制。团队还构建了首个中文多模态评测基准,填补了该领域空白,为智能商务、安防监控、医疗影像等应用开辟新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