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16日11点05分上证指数出现大幅拉升大盘一分钟内涨超5%。最高涨幅5.62%,指数最高报2198.85点,盘中逼近2200点。11点44分上交所称系统运行正常。随后有媒体称指数异动是由光大证券乌龙指引起。中午,光大证券董秘称"乌龙指"子虚乌有。午后开市,光大证券停牌。下午2点,光大证券公告称策略投资部门自营业务在使用其独立的套利系统时出现问题,公司正在进行相关核查和处置工作。8月18日下午,光大证券公布自查报告。证监会通报光大证券交易异常的应急处置和初步核查情况,并立案调查。至此,此次指数异常波动被确认为光大证券"乌龙指"所导致。
事件焦点
/ 8月16日事件说明:
11:05,A股突然出现"大逆转"。在两分钟内,沪指直线拉升超过100点,成交78亿元。
12:13,上交所早间收盘后在其官方平台发布声明称,上交所系统运行正常。
13:00,光大证券下午暂停交易,上交所与光大取得联系,疑似光大交易系统出现问题,技术人员正在排查故障原因。
14:23,上交所确认A股早盘暴涨是光大证券系统问题。光大临时停牌,或与权重股暴涨有关。
15:01,上交所称今日交易系统运行正常,已达成的交易将进入正常清算交收环节。
15:14,光大证券葛新元否认与乌龙指事件有关,明确表示走的是光大的经纪业务通道。
16:13,上交所核查后表明光大证券自营账户出现大额买入。将同证监会对异常交易原因展开进一步调查。
-
赵效民 ZDNet至顶网常务副总编
光大证券事件,让我们了解到,企业系统的安全有着更为广泛的内容与需要注意的方向。不管是外部的入侵、内部人员管理、制度流程,还是应用软件自身的问题,都有可能为企业带来重大的损失。对于本次事件,相关的部门还在进一步的核查中,具体的原因可能对外人永远是个迷,但对于企业的管理者与IT主管来说,如何保证企业的安全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产品、技术、解决方案层面的问题了。它需要一个更为全局的把握与控制,更为细致科学的流程与制度的保障、更智能与可靠的预警机制,在此基础上,完善而优秀的IT设计才会真正发挥其效益,否则投资再多,也可能是在做无用功。而这也正是一个国家与企业综合管理与IT水平的真正体现!
-
丁慧茹 ZDNet至顶网CIO频道主编
8•16乌龙指事件的原因到现在已经有了一些结论出来,是光大证券自营的策略交易系统出问题了,这个包括的光大证券自主研发的订单生成系统和铭创软件的订单执行系统。其实无论是光大证券自主研发的不够成熟,还是采购铭创软件时的低成本导向,出事了以后,大家可以粗暴地将信息系统判无期徒刑。但是如果我们做一些假设,就能看出责任出在信息系统的管理,而不单单是一套系统的不够成熟。1、假设自主研发的订单生产系统在投入使用前,有更多更成熟的测试;2、铭创也是证监会认可的券商软件商,低成本是优势,但是假设采购前与自己的应用环境进行更深的结合;3、假设在面对如此繁多而又高要求的信息系统时,能有更标准化、更严谨的管理流程……信息化的成功,三分技术七分管理,这在很多领域都适用。
-
蒋湘辉 ZDNet至顶网软件频道主编
虽然光大证券"8•16"异常交易事件还在立案调查之中,其知情卖空做法是否违规还在认定,但从目前披露的信息来看,不论光大证券自主研发的订单生成系统、上海铭创软件提供的订单执行系统是否真有问题,也不管是否由人为失误导致,但至少说明光大证券在风险管控系统上存在巨大隐患才会导致如此严重的事故。而滑稽的是:在2009年光大证券成为券商IPO重启后的第一家上市公司时,在证监会首次风控监管排名中,光大证券得分第一。或许有人要问:是证监会的排名如同儿戏,还是所有券商的内控合规都有隐患?
-
陈广成 ZDNet至顶网网络安全频道副主编
从系统安全的角度来看,光大"乌龙指"事件暴露出其风险控制系统存在严重的缺陷。以当前事件透露出的信息显示,光大证券策略投资部的套利系统完全在公司风控系统外运作,听一下光大方的解释是,套利交易业务是一种低风险、高精度、高频率的程序化套利交易,主要捕捉短时间内出现的微小套利机会。
可以理解为在追求利益效率与风险控制的天平上,光大证券选择了利益。为了保证高频交易的效率,保证金验证环节可能根本都没设置,至于其他合规环节的部署与否可想而知。在这场追求时机的金融交易中,光大抛弃了风控这个可能拖后腿的因素,铤而走险。我们不知道在光大证券的同行中,是不是也是这样的策略,一味地追求业务产生了这样深刻的教训。风险控制在任何行业都是需要下大功夫去实施的,尤其是金融行业。当然,很多事情的发生都是双刃剑,光大"乌龙指"事件敲响了一个警钟,内部安全在现实中被更多的用在了事后防范与审计,主动防范与风险合规同样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