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数字化在各行各业逐渐深入,传统网络安全边界消弭,基于零信任构建企业安全治理体系已成为不少企业、机构的共识。但与此同时,作为一种新型的安全理念,零信任的发展也面临着专业人才短缺的困境。应业界呼吁,全球零信任权威机构Forrester正式发布了专门针对于零信任专家的培训与认证项目,旨在为企业与及机构构筑安全领域的人才防火墙。
5月14日,Forrester ZTX-I专家资质认证仪式在上海举行,腾讯安全专家团队集体通过该项资质认证,成为国内首个获得此项殊荣的团队,标志着腾讯安全在零信任领域已拥有丰沛的人才储备。Forrester高级分析师David Holmes、Forrester中国区总经理邹欣分别为仪式发表精彩致辞,腾讯安全总经理程文杰、腾讯安全战略专家周奕良分享了腾讯在零信任安全实践和人才培养方面的最新进展与经验。
(左一邹欣,右一程文杰,中间是腾讯安全专家团队)
David Holmes介绍,自2009年Forrester首次提出“零信任”信息安全模型以来,人们对零信任架构的关注与日俱增。2020年中旬,Forrester针对零信任架构面向全球各地3000多位商业和技术领袖做了一次调研,其中26%的人表示正在考虑搭建零信任体系,在亚太地区这一比例更是高达28%。但与此同时,也有许多企业和机构陷入了从何处开始构建零信任安全体系的困惑。
针对这一问题,Forrester中国区总经理邹欣表示,企业在践行零信任的历程中,首先需要准备好适配企业特定业务的零信任模型,然后还需要准备好企业内部一套统一的目标/统一的语言/统一的工具,同时还需要有坚实的商业案例,并且可以为管理层真正迭代架构,践行零信任树立信心。在每个环节中,人才都是必不可少的重要要素。
关于零信任的发展前景,腾讯安全总经理程文杰谈到,每个行业都有其特定属性,但对于安全的需求和理念大部分是共通的。因此无论哪一个行业都应该大力拥抱零信任。某种程度而言,零信任是迄今为止最有可能成为首个贯穿业务全流程体系的安全模型。
作为此次获得Forrester ZTX-I资质认证的安全专家之一,腾讯安全战略专家周奕良分享了腾讯的安全人才培养观。他认为,解决企业发展中安全挑战,除了依靠零信任安全体系,还要真正转变企业治理思维,将零信任注入其中。思维转变往往是最困难的,需要真正的领域专家为企业管理者提供战略指导,从管理思想到企业文化,从安全规划到技术落地,全面协同取得成功。
腾讯安全多年来持续构建安全人才培养战略,已经深入到各个行业领域,从内部到外部,不断培养高精尖的安全优秀人才。面对新挑战,变化的是技术和应对手段,不变的是对知识和人才的渴望。腾讯安全将继续深化与全球领先行业机构、协会、组织的联动生态合作,共同打造服务全行业、全国乃至全球的安全知识战略储备库。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本文探讨了一种防范通用人工智能(AGI)和人工超级智能(ASI)存在性风险的方法:将它们置于计算机仿真世界中进行测试。虽然这种方法看似合理,但存在诸多挑战。AGI可能会隐藏恶意行为,或因被欺骗而转向恶意。此外,仿真环境可能无法完全模拟真实世界,导致测试结果不准确。构建高质量仿真系统的成本和技术难度也不容忽视。文章认为,仿真测试虽有价值,但并非万能解决方案。
这项研究关注语音中的句子强调(即说话时对特定词的重音),它能传达说话者的潜在意图。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的研究团队发现,尽管现代语音语言模型进步显著,它们在理解句子强调方面表现不佳。团队创建了StressTest基准测试和Stress-17k合成数据集,并开发了StresSLM模型,使强调理解能力大幅提升。研究表明,通过特定训练策略,可以让AI不仅理解"说了什么",还能理解"怎么说的",从而捕捉人类交流中的微妙含义。
尽管AI在围棋等复杂游戏中表现出色,但在简单的井字棋游戏中却屡屡失败。研究显示,AI代理在模拟商业环境中的表现同样令人失望,经常出现幻觉、欺骗和任务未完成等问题。游戏测试为评估AI能力提供了直观方式,帮助普通用户理解AI的真实水平。面对当前AI行业的过度宣传,通过游戏化测试揭示AI的实际局限性,对于防范AI泡沫具有重要意义。
ViStoryBench是一个全面的故事可视化评估基准,由StepFun团队打造,用于测试AI将文字故事转化为连贯图像序列的能力。它包含80个多样化故事和344个角色参考,评估包括角色一致性、提示遵循度等多个维度。研究测试了20多种方法,发现UNO在开源方法中表现最佳,而商业软件如豆包和GPT-4o在提示一致性方面表现突出。该基准为故事可视化研究提供了统一标准,推动这一领域的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