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微步在线正式宣布,旗下产品Web攻击感知平台Threat Detection Platform for Server(TDPS)推出2.0版本。经过数年的迭代升级,TDPS已经具有准确预警、溯源分析、资产梳理等多项成熟能力,实现攻击行为准确感知、攻击过程完整追溯、攻击成功精准告警、企业实际暴露资产梳理等典型安全需求,目前已有金融、能源、互联网、政务云等行业客户。
用好威胁情报,化繁为简、聚焦真正威胁
“网络中只有两种企业,一种知道自己被黑了,另一种不知道。”这已经成为企业安全人员的共识,要有效应对网络威胁,首先要承认敌在暗我在明,想对企业发起攻击的攻击者们不计其数。既然无法防止攻击的发生,就只能在攻击发生后尽快察觉并阻断。
真实的攻击是综合攻击手法的叠加,横跨各个应用层面,但80%是来自于Web层面的。解决这80%来自Web的攻击,将会解决企业日常安全运营中主要的威胁。而就威胁情报的角度来看,威胁情报在IP和攻击情报能力上的边界,又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攻击感知能力的边界。这是Web攻击感知平台的立足点。Web攻击感知平台以情报驱动,以攻击感知为核心,企业安全人员只需要投入精力去关注首页的两个指标:攻击成功、针对性攻击。
攻击成功是指给主机、网络和业务造成实质性的损害,或已经控制或拿到数据。而针对性攻击指标意味着这些攻击者并不是在广撒网,而是瞄准了这家公司,即使对方没有攻击成功,安全人员也需要关注对方的活动和行为。一旦攻击成功威胁性可能更高。
微步在线将攻击成功和针对性攻击作为核心指标,能大大减轻数据噪声,从而为企业安全人员节省工作时间。如果安全产品以告警为核心,那么安全人员将被每日数万乃至数十万的告警淹没,不得不在大量的误报中寻找真正有威胁的告警,而安全人员每日能够处理的威胁大概在3-5起左右。Web攻击感知平台不仅能让安全人员只关注真实存在风险的告警,还能够智能聚合攻击源,将多个告警汇总成为一次攻击事件,从而将该次攻击事件的时间线梳理出来,并将相关日志都提取出来呈现给安全人员。
梳理客户资产,给客户安全感
微步在线的核心创始团队基本来自于企业安全团队,因此Web攻击感知平台在设计阶段就致力于为客户提供知己知彼的能力。
能够妥善处理攻击,靠的是威胁情报的一双“慧眼”,分辨出来者是黑是白,这正是“知彼”,而当企业无法探知网络世界中来自外部的威胁时,企业还可以将自身潜在的风险点梳理清楚,从风险点来反推自己可能会遭到哪些攻击,这是“知己”。
因此,Web攻击感知平台单独划分出一个资产梳理模块,针对企业对外开放的端口、后台、IP和域名进行盘点扫描,自动发现企业有哪些潜在的风险点。一般情况下,资产盘点都需要大量的扫描网络,费时费力,而且如果服务器本身已经负载过大,很容易引起宕机。Web攻击感知平台通过旁路检测双向流量,能够自动识别对外开放的端口和后台,不消耗资源,也不会给服务器带来很大负担。
资产盘点的一个好处是,当一个网络威胁发生后,安全人员能够快速根据端口、服务、应用的开放情况来推定此次网络威胁对企业安全的影响,并且有的放矢地进行处置,此外,在Web攻击感知平台中,还能通过盘点对外后台来识别撞库行为。
如果用户是高手?
Web攻击感知平台不仅能够减轻用户的工作量,还为用户保留了一个“自由模式”,如果用户是一位安全高手,不满足于产品内的算法模型,想自主溯源一些威胁时,要怎么操作?
微步在线的Web攻击感知平台会存储企业全流量,并设计了一个“调查”模块,专门用于溯源日志,其中按照攻击相关、敏感行为、协议相关等字段进行了分类,支持用户对日志进行灵活的条件式搜索,还可以连接到微步在线旗下的威胁情报搜索引擎,进一步对可疑IP进行溯源分析。
此外,Web攻击感知平台还能和态势感知、WAF等安全防护系统结合,让企业用户能够纵深向、多维度感知到安全态势,做好检测和响应工作。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OpenAI 发布三款全新专有语音模型,包括 gpt-4o-transcribe、gpt-4o-mini-transcribe 和 gpt-4o-mini-tts。这些模型基于 GPT-4o 开发,提供更准确的转录和语音合成能力,支持 100 多种语言,可通过 API 集成到第三方应用中。新模型在英语转录准确率方面表现出色,错误率仅为 2.46%,并支持语音定制和情感表达。
Nvidia 推出 DGX Cloud 基准测试工具包,帮助企业和开发者评估其基础设施运行先进 AI 模型的能力。该工具包提供性能测试容器和脚本,可在不同配置下测试 AI 模型性能,支持企业在大规模部署 AI 工作负载前做出明智决策,优化基础设施效能。
Nvidia 宣布与电力行业研发机构 EPRI 合作,利用 AI 技术解决电网面临的挑战。讽刺的是,这些问题主要源于 AI 本身带来的用电需求激增。Open Power AI 联盟将开源特定领域的 AI 模型,以应对电力行业未来的挑战,包括数据中心用电激增、可再生能源整合等问题。
NVIDIA 正全力打造从硬件到软件再到开发者工具的全栈式 AI 解决方案。在 2025 年 GPU 技术大会上,CEO 黄仁勋详细介绍了新一代 Blackwell B300 GPU、企业级 AI 超级计算机以及 AI 推理模型等创新产品,展现了 NVIDIA 在云计算、企业 IT、制造业和机器人等领域的全方位布局,致力于将 AI 技术推广到更广泛的应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