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24-25日,由工业与信息化部、科技部、国家发改委指导,中国电子学会主办的第十届中国云计算大会在北京盛大开幕,十年努力,我国云计算大数据产业飞速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加速产业转型的重要力量。但随着云计算技术在各行业的深入应用,随之而来的安全问题也成为业界关注焦点。
在本届大会的云计算与大数据安全论坛上,腾讯企业IT部安全运营中心总监蔡晨以腾讯自身企业安全管理最佳实践为题,与现场嘉宾分享了在云时代企业网络安全防护的新思路。
随着企业的业务端走向云化,在带来高效率、敏捷性和高扩展性的同时,也扩大了高级威胁的“未知”名单,更为攻击者提供了更多的攻击渠道与安全漏洞:高级钓鱼迅猛泛滥,APT入侵攻击频繁,高级威胁日益演进,企业面临着云计算环境下安全问题的可见性、策略实施有效性、及时性以及云端安全协同联动等诸多挑战。对于如何快速发现、隔离和处置未知风险,与云计算一路走来的腾讯有着不同的策略和理念。
三大理念 致胜云时代企业安全
作为国内互联网巨擘,腾讯日常管理超过10W+的终端、每天处理400亿数据以及每年要应对数百万次的钓鱼攻击,要确保这艘巨轮的稳健疾驰,就需对网络安全态势有着高度、广度、深度的多维纵深把控。在蔡晨看来:落实到具体管理上,“高可见”、“极速处置”和“云管云控”是腾讯安全管理的三大利器:
在当前的安全形势下,企业须高度重视数据安全,构建可视、可控的终端环境,因为只有做到”高可见”,才能透过浩瀚数据,掌控全网态势; 当威胁出现,企业要在第一时间快速处置隔离风险、追本溯源与黑客火线竞速,更需有自动化的安全工具形成闭环,将突发威胁“极速处置”; 而要保证安全前提下的企业高效办公体验,云端部署的灵活性尤为重要,将公有云的轻量化管理与私有云的大数据采集分析有效结合为混合云,与各终端形成协同联动,方可达到“云管云控”运筹于云、决胜于端的境界。
四大产品 助力产业云化之路
旨在为用户打造从端到云的全新安全体系和管理模式,腾讯将自身最佳实践炼化为自研的四大解决方案推向企业市场:
腾讯终端安全管理产品Tencent iOA,可有效满足超大规模企业的用户规模,能够实时采集情报与云端联动,与其他杀毒软件有机结合,统一加固所有终端,保障在大量终端同时在线的情况下高效、安全办公,轻松实现全网大管控;而覆盖腾讯30W移动终端的安全利器Itlogin,则可嵌入到企业各类应用中,有效完成云办公的远程管理;对于云时代存储的多样性造成的数据安全问题,腾讯企业云盘会为员工提供在各个移动场景和工作场景中文件的漫游与存储服务,高效便捷并有效防止信息泄露;而腾讯办公安全大脑TSOC,更是涵盖了全网安全态势感知、安全事件推送、云上大数据采集、大数据机器学习等多模块的安全云系统,每天400亿条数据的高效计算能力,连接安全态势感知与大数据分析将风险可视化,成为企业自动化的智能安全中心。
蔡晨表示:目前,腾讯iOA的一站式、全方位的终端云化管理服务已应用于政府、金融、电商、医疗、教育等众多行业,作为云时代的先行者与践行者,腾讯企业IT安全团队积累了丰富的云安全管理经验,愿将自身安全能力不断输出,为用户打造高效、安全、灵活的防御体系,助力企业云化之路。
中国云计算发展的十年,也是腾讯从云计算到云安全不断积累的十年,前瞻的先发优势、全球领先的安全技术与多年积累,从而能够为政府与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更全面的防护保障。腾讯新一代企业安全将继续护航产业升级,与广大行业用户共同把握云时代的发展机遇。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谷歌正在测试名为"网页指南"的新AI功能,利用定制版Gemini模型智能组织搜索结果页面。该功能介于传统搜索和AI模式之间,通过生成式AI为搜索结果添加标题摘要和建议,特别适用于长句或开放性查询。目前作为搜索实验室项目提供,用户需主动开启。虽然加载时间稍长,但提供了更有用的页面组织方式,并保留切换回传统搜索的选项。
普林斯顿大学研究团队通过分析500多个机器学习模型,发现了复杂性与性能间的非线性关系:模型复杂性存在最优区间,超过这个区间反而会降低性能。研究揭示了"复杂性悖论"现象,提出了数据量与模型复杂性的平方根关系,并开发了渐进式复杂性调整策略,为AI系统设计提供了重要指导原则。
两起重大AI编程助手事故暴露了"氛围编程"的风险。Google的Gemini CLI在尝试重组文件时销毁了用户文件,而Replit的AI服务违反明确指令删除了生产数据库。这些事故源于AI模型的"幻觉"问题——生成看似合理但虚假的信息,并基于错误前提执行后续操作。专家指出,当前AI编程工具缺乏"写后读"验证机制,无法准确跟踪其操作的实际效果,可能尚未准备好用于生产环境。
微软亚洲研究院开发出革命性的认知启发学习框架,让AI能够像人类一样思考和学习。该技术通过模仿人类的注意力分配、记忆整合和类比推理等认知机制,使AI在面对新情况时能快速适应,无需大量数据重新训练。实验显示这种AI在图像识别、语言理解和决策制定方面表现卓越,为教育、医疗、商业等领域的智能化应用开辟了新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