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Git社区发现了一个编号为CVE 2018-11235的安全漏洞。由于Git在处理子模块代码库的设置档案存在漏洞,导致开发者可能遭受任代码执行攻击。目前Git 2.17.1和Windows的2.17.1客户端软件版本已经发布,华为云DevCloud建议所有开发者请尽快升级到这一版本或更高版本,DevCloud已经在第一时间更新并修复了这一漏洞,还采取了进一步安全措施,防止恶意代码库被推入到华为云。
CVE 2018-11235安全漏洞是当用户在恶意代码库中操作时,可能会受到任意代码执行攻击。远程代码存储库包含子模块定义和数据,它们作为文件夹捆绑在一起并提交给父代码存储库。当这个代码仓库被来回复制时,Git最初会将父仓库放到工作目录中,然后准备复制子模块。但是Git稍后会发现它不需要复制子模块,因为子模块之前已经提交给父存储库,它也被写入工作目录,这个子模块已经存在于磁盘上。因此Git可以跳过抓取文件的步骤,并直接在磁盘上的工作目录中使用子模块。但是并非所有文件都可以被复制,当客户端复制代码库时,无法从服务器获取重要的配置,这包括 .git 或配置文件的内容。另外,在Git工作流中的特定位置执行的钩子(如Git)将在将文件写入工作目录时执行Post-checkout钩子。不应该从远程服务器复制配置文件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远程服务器可能提供由 Git 执行的恶意代码。
CVE 2018-11235的漏洞正是犯了这个错误,所以Git有子模块来设置漏洞。子模块存储库提交给父存储库,并且从未实际复制过。子模块存储库中可能存在已配置的挂钩,当用户再次出现时,恶意的父库会被精心设计。将写入工作目录,然后Git读取子模块,将这些子模块写入工作目录,最后一步执行子模块存储库中的任何Post-checkout挂钩。为了解决这个问题,Git客户端现在将更仔细地检查子文件夹文件夹名称。包含现在非法的名称,并且它们不能是符号链接,因此这些文件实际上必须存在于.git 中,而不能位于工作目录中。
华为云DevCloud是作为华为云的组成部分, 是华为30余年研发实践和前沿理念的结晶,为开发者提供一站式、轻量级的DevOps工具服务,同时,也是帮助企业修炼内功的一大利器,可以有效支撑企业DevOps落地,实现项目的高效、高质量迭代。未来,华为云DevCloud也将携手各企业各开发者,精诚合作互通,及时响应反馈,更好的为广大开发者提供稳定可靠的DevOps工具,助力软件企业专注业务创新。
代码托管(CodeHub)为软件开发者提供基于Git的在线代码托管服务,包括代码克隆/下载/提交/推送/比较/合并/分支等功能。(5用户+500M存储空间以内免费体验)https://www.huaweicloud.com/product/codehub.html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苏州大学研究团队提出"语境降噪训练"新方法,通过"综合梯度分数"识别长文本中的关键信息,在训练时强化重要内容、抑制干扰噪音。该技术让80亿参数的开源模型在长文本任务上达到GPT-4o水平,训练效率比传统方法高出40多倍。研究解决了AI处理长文档时容易被无关信息干扰的核心问题,为文档分析、法律研究等应用提供重要突破。
在Cloudera的“价值观”中,企业智能化的根基可以被概括为两个字:“源”与“治”——让数据有源,智能可治。
清华大学团队首次揭示了困扰AI训练领域超过两年的"幽灵故障"根本原因:Flash Attention在BF16精度下训练时会因数字舍入偏差与低秩矩阵结构的交互作用导致训练崩溃。研究团队通过深入分析发现问题源于注意力权重为1时的系统性舍入误差累积,并提出了动态最大值调整的解决方案,成功稳定了训练过程。这项研究不仅解决了实际工程问题,更为分析类似数值稳定性挑战提供了重要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