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在公安部主办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等级保护研讨会上,360企业安全集团董事长齐向东表示,网络安全防御不能再绝对信任白名单,现在必须进入到第三代“查行为”的网络安全防护技术体系。
“从2015年开始,我们就判断网络安全技术进入一个创新颠覆期。传统的围墙式防护体系过时了,新的安全体系正在成长中。”齐向东表示,新安全体系应该是数据分析驱动、威胁情报和网络安全人才的共同体。
齐向东分析,第一代安全体系是“查黑”,主要是基于病毒库来进行查杀;第二代是“查白”,也就是360创新推出的白名单机制,这种机制收集了国内最全的白名单,只要一个文件不在白名单中,360云查杀引擎就会限制它的操作,并进行安全鉴定。
随着人类社会步入人工智能时代,以往靠黑名单、白名单的安全防御手段都失效了。“非黑即白很难在第一时间发现新的木马和病毒,存在滞后查杀的缺陷;非白即黑也存在‘混白’的问题,这些都会给网络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齐向东说。
齐向东表示,360发布的第三代“查行为”网络安全防护技术体系,是当前网络安全领域较为理想的解决方案。这个体系以尽可能全面地采集大数据为基础,以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的行为分析为核心,以威胁情报和应急响应为关键。具体来说,“查行为”主要分三方面的内容:第一,通过威胁情报,确定攻击行为;第二,通过机器学习,建立行为基线;第三,对超出基线的可疑行为,进行告警。
“经过几年努力,360目前已经建成了比较完备的第三代‘查行为’的核心技术体系,推出了态势感知系统、威胁情报分析、安全运营平台等一系列解决方案。”齐向东说。
记者了解到,目前包括迈克菲、卡巴斯基在内的安全厂商都在积极布局这一领域,借助大数据的力量来丰富、完善自身的产品体系和防御能力。惠普、IBM、华为等企业也都开始将这一防御技术引入到自身的产品体系中。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苏州大学研究团队提出"语境降噪训练"新方法,通过"综合梯度分数"识别长文本中的关键信息,在训练时强化重要内容、抑制干扰噪音。该技术让80亿参数的开源模型在长文本任务上达到GPT-4o水平,训练效率比传统方法高出40多倍。研究解决了AI处理长文档时容易被无关信息干扰的核心问题,为文档分析、法律研究等应用提供重要突破。
在Cloudera的“价值观”中,企业智能化的根基可以被概括为两个字:“源”与“治”——让数据有源,智能可治。
清华大学团队首次揭示了困扰AI训练领域超过两年的"幽灵故障"根本原因:Flash Attention在BF16精度下训练时会因数字舍入偏差与低秩矩阵结构的交互作用导致训练崩溃。研究团队通过深入分析发现问题源于注意力权重为1时的系统性舍入误差累积,并提出了动态最大值调整的解决方案,成功稳定了训练过程。这项研究不仅解决了实际工程问题,更为分析类似数值稳定性挑战提供了重要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