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顶网安全频道 02月27日 综合消息: 说到网络安全你会想到什么?给网络加密,给电脑设定密码、安装防火墙……但是,当敌人已经开始利用新的技术进行自动化攻击时,我们的"阵地战"究竟还能支撑多久?
专业人士指出,2018年自动化攻击将引入人工智能。也就是说你喝一百罐红牛修bug,也熬不过没日没夜找漏洞的机器人。传统的防御技术,甚至是威胁情报共享理念都让我们难以预测下一次攻击会出现在哪个环节。
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虽然感受不到战火弥漫,但网络安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却愈演愈烈。面对敌人的一路高歌猛进,我们就歇菜了?当然不是!瑞数信息给广大企业支招:通过动态变变变,把自己武装成移动的目标,让敌人完全无从下手,自动丧失攻击力。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在"变幻中消灭敌人"?
开战之前,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敌人给现有业务安全带来哪些破坏:恶意注册、恶意爬虫、虚假交易、批量盗取个人账号密码及交易信息、抢占营销资源、"薅羊毛"、短信网关轰炸、撞库、零日漏洞……,这些利用自动化工具展开的触目惊心的安全事件层出不穷,常常令客户遭遇业务运营突然中断、客户数据严重泄露、网站被黑客篡改等严峻问题。
而瑞数信息的动态变幻技术通过部署和运行随机动态的防护机制,让攻击者难以发现目标。还可以主动欺骗攻击者,扰乱攻击者视线,将其引入迷宫,触发告警告并实施阻断攻击。
动态防御机制的核心在于,通过封装攻击入口,避免成为攻击者的目标,同时通过让攻击者看到的是一个不确定的,动态变化的目标系统,从而无法采用既有的手段进行攻击,同时大幅提升攻击者的成本,从而令其放弃攻击。
通过"动态变幻",瑞数信息给业务安全带来了哪些改变呢?
• 首先,扩大业务安全威胁感知半径。瑞数信息的动态技术可以对攻击行为、端点环境、交易安全、端点指纹、人机行为进行感知,较现有市场上的威胁感知技术可以称得上是全栈式的。
• 其次,对感知到的业务安全威胁进行细粒度的透视,进而分析出攻击者的来源、目标、使用工具、攻击手法及攻击过程。
• 最后,通过动态封装、动态验证、动态混淆、动态令牌四项核心动态安全技术充分实现对企业业务、应用及数据的全程保护。
现今企业面临的资产和数据安全挑战远胜于过去,除了应用服务的深入发展,黑客攻击手法也在向自动化和工具化不断快速演进。更重要的是这些工具的利用和传播速度甚至远超过企业的防护产品,攻击成本大幅降低。因此,企业绝对不可能仅仅依靠某种单一防护方式,而是要构建一张360°的防护网,同时要利用一些新的安全防护技术,才能与攻击和威胁匹敌。那么从"动态"这一特点出发, "以动制动",的瑞数动态安全技术可以应对形形色色花样翻新的自动化工具的变化,是快速应对各类新兴攻击手段的最佳解决方案!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生成式AI的兴起让谷歌和Meta两大科技巨头受益匪浅。谷歌母公司Alphabet第三季度广告收入同比增长12%达742亿美元,云服务收入增长33%至151.5亿美元,季度总收入首次突破千亿美元大关。Meta第三季度收入512.5亿美元,同比增长26%。两家公司都将大幅增加AI基础设施投资,Meta预计2025年资本支出提升至700亿美元,Alphabet预计达910-930亿美元。
ServiceNow等机构联合研究团队提出了RULER和I-MROPE两项创新技术,解决GUI自动化中AI难以准确定位界面元素的核心问题。RULER技术为AI提供明确空间参考系统,I-MROPE技术平衡位置编码的频率分配。实验显示在高分辨率界面上定位准确率从31.1%提升至37.2%,为GUI自动化的实际应用铺平道路。
谷歌DeepMind开发的多智能体AI系统通过让多个AI代理相互协作、讨论和辩论来解决复杂问题。该系统在医疗领域表现出色,能够在两天内完成人类十年的研究成果,包括发现新的药物重新定位候选物和治疗方案。AI临床医生"Amy"不仅能生成更好的诊断方案,还表现出比人类医生更强的同理心。这项技术有望在十年内实现零边际成本的全球医疗服务普及。
上海交大团队开发SurveyBench评估体系,系统检验AI学术综述写作能力。研究发现,虽然AI在语言流畅度等表面指标上接近人类水平,但在内容深度、技术细节和抽象总结方面仍有显著差距,平均比人类综述低21%。研究揭示AI写综述面临深度理解不足、缺乏关联思维、抽象能力有限三大挑战,建议未来采用人机协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