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顶网安全频道 02月27日 综合消息: 说到网络安全你会想到什么?给网络加密,给电脑设定密码、安装防火墙……但是,当敌人已经开始利用新的技术进行自动化攻击时,我们的"阵地战"究竟还能支撑多久?
专业人士指出,2018年自动化攻击将引入人工智能。也就是说你喝一百罐红牛修bug,也熬不过没日没夜找漏洞的机器人。传统的防御技术,甚至是威胁情报共享理念都让我们难以预测下一次攻击会出现在哪个环节。
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虽然感受不到战火弥漫,但网络安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却愈演愈烈。面对敌人的一路高歌猛进,我们就歇菜了?当然不是!瑞数信息给广大企业支招:通过动态变变变,把自己武装成移动的目标,让敌人完全无从下手,自动丧失攻击力。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在"变幻中消灭敌人"?
开战之前,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敌人给现有业务安全带来哪些破坏:恶意注册、恶意爬虫、虚假交易、批量盗取个人账号密码及交易信息、抢占营销资源、"薅羊毛"、短信网关轰炸、撞库、零日漏洞……,这些利用自动化工具展开的触目惊心的安全事件层出不穷,常常令客户遭遇业务运营突然中断、客户数据严重泄露、网站被黑客篡改等严峻问题。
而瑞数信息的动态变幻技术通过部署和运行随机动态的防护机制,让攻击者难以发现目标。还可以主动欺骗攻击者,扰乱攻击者视线,将其引入迷宫,触发告警告并实施阻断攻击。
动态防御机制的核心在于,通过封装攻击入口,避免成为攻击者的目标,同时通过让攻击者看到的是一个不确定的,动态变化的目标系统,从而无法采用既有的手段进行攻击,同时大幅提升攻击者的成本,从而令其放弃攻击。
通过"动态变幻",瑞数信息给业务安全带来了哪些改变呢?
• 首先,扩大业务安全威胁感知半径。瑞数信息的动态技术可以对攻击行为、端点环境、交易安全、端点指纹、人机行为进行感知,较现有市场上的威胁感知技术可以称得上是全栈式的。
• 其次,对感知到的业务安全威胁进行细粒度的透视,进而分析出攻击者的来源、目标、使用工具、攻击手法及攻击过程。
• 最后,通过动态封装、动态验证、动态混淆、动态令牌四项核心动态安全技术充分实现对企业业务、应用及数据的全程保护。
现今企业面临的资产和数据安全挑战远胜于过去,除了应用服务的深入发展,黑客攻击手法也在向自动化和工具化不断快速演进。更重要的是这些工具的利用和传播速度甚至远超过企业的防护产品,攻击成本大幅降低。因此,企业绝对不可能仅仅依靠某种单一防护方式,而是要构建一张360°的防护网,同时要利用一些新的安全防护技术,才能与攻击和威胁匹敌。那么从"动态"这一特点出发, "以动制动",的瑞数动态安全技术可以应对形形色色花样翻新的自动化工具的变化,是快速应对各类新兴攻击手段的最佳解决方案!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OpenAI首席执行官Sam Altman表示,鉴于投资者的AI炒作和大量资本支出,我们目前正处于AI泡沫中。他承认投资者对AI过度兴奋,但仍认为AI是长期以来最重要的技术。ChatGPT目前拥有7亿周活跃用户,是全球第五大网站。由于服务器容量不足,OpenAI无法发布已开发的更好模型,计划在不久的将来投资万亿美元建设数据中心。
阿里巴巴团队提出FantasyTalking2,通过创新的多专家协作框架TLPO解决音频驱动人像动画中动作自然度、唇同步和视觉质量的优化冲突问题。该方法构建智能评委Talking-Critic和41万样本数据集,训练三个专业模块分别优化不同维度,再通过时间步-层级自适应融合实现协调。实验显示全面超越现有技术,用户评价提升超12%。
英伟达推出新的小型语言模型Nemotron-Nano-9B-v2,拥有90亿参数,在同类基准测试中表现最佳。该模型采用Mamba-Transformer混合架构,支持多语言处理和代码生成,可在单个A10 GPU上运行。独特的可切换推理功能允许用户通过控制令牌开启或关闭AI推理过程,并可管理推理预算以平衡准确性和延迟。模型基于合成数据集训练,采用企业友好的开源许可协议,支持商业化使用。
UC Berkeley团队提出XQUANT技术,通过存储输入激活X而非传统KV缓存来突破AI推理的内存瓶颈。该方法能将内存使用量减少至1/7.7,升级版XQUANT-CL更可实现12.5倍节省,同时几乎不影响模型性能。研究针对现代AI模型特点进行优化,为在有限硬件资源下运行更强大AI模型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