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安防行业进入到以视频为核心的大数据分析阶段,厂商产品之间的同质化现象日益突出,智能化成为安防行业新的竞争制高点。以前需要专门的人员24小时不停地盯着监控画面,而现在大部分监控都是自动化的,发现可疑行为的时候会通知安全人员,大大降低了工作量;以前通过视频监控找一个丢失孩童,无异于大海捞针,而现在龙岗公安通过人脸识别技术,五个月内协助破获了几十起重要刑事案件并寻回多名走失儿童,上述案件一并带破的串案、并案达到近百宗。
在人工智能领域,华为一直颇为低调,但低调并不意味着没有重大投入,华为在这方面是有大格局与大视野的。2012年,华为诺亚方舟实验室成立于香港,开启了华为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探索,而诺亚方舟的上层组织就是神秘的“2012实验室”,是华为的总研究院,包括中央硬件工程学院、海思、研发能力中心、中央软件院等。由此可以看出华为在人工智能领域早有布局,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老司机”,但为什么华为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声音”好像没有BAT来的火热呢?其实这跟华为对待人工智能的应用策略有莫大关系。
任正非曾在诺亚方舟实验室座谈会上表示:华为的人工智能要自己的狗食自己先吃,自己生产的降落伞自己先跳,基于华为巨大的网络存量,现阶段人工智能要聚焦在改善华为的服务上,人工智能可以首先在服务领域发挥作用,世界上还有哪个公司有这么大的业务量和数据量与我们比拼?通过在服务上的积累和改进,若干年后就可能产生世界上最强的人工智能专家。华为的人工智能研究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基础理论研究;第二部分是做使能器来改造华为的流程管理;第三部分就是做人工智能相关的产品,对外赋能。
由此可以看出,华为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有大投入但并不激进,目标很明确,层次很清晰,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模块就是通过人工智能来优化华为的管理流程,提高研发及管理效率;其次是做人工智能产品,解决客户的问题。也就是说,华为其实相当于拿自己当“小白鼠”进行人工智能实践,自己成功了,再向外推送。这符合华为“以客户为中心的”价值主张,比如华为企业通信相关产品最开始也是解决华为全球化进程中不同部门的沟通问题,后来客户觉得好才开始慢慢对外销售的。
两方面可以看出华为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动态:一个是华为手机在AI应用方面的进展,包括发布的AI手机荣耀Magic、华为Mate 9、华为Mate 10,开启了终端AI商业化元年;而另外一个则是华为视频监控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不断投入,比如华为与衡阳成立了华为(衡阳)联合创新实验室,将共同进行基于视频大数据、人工智能、视频分析、神经网络等技术的联合创新开发,共同致力于衡阳平安城市等信息化领域建设。
创新中心揭牌仪式
华为(衡阳)联合创新实验室揭牌
除了与客户在人工智能领域进行联合创新外,华为也与业界顶尖的人工智能公司通力合作,比如云天励飞、依图、商汤、旷世等。在华为的开放云平台上,生态合作伙伴的各类视频分析算法,让华为的平台如虎添翼,全面支撑公共安全视频实际应用,使能视频应用快速创新,为城市安全带来全面的保障。因为华为深知“独行快,众行远”,华为选择的是后者,致力于让更多的视频应用玩家一起共同打造新的视频生态环境。
如果想了解更多华为安防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探索,欢迎参加在青岛国际会展中心于3月22日—23日举行的华为中国生态伙伴大会2018。
华为中国生态伙伴大会2018
3月22日-3月23日
青岛国际会展中心
与您相约,不见不散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杜克大学研究团队建立了首个专门针对Web智能体攻击检测的综合评估标准WAInjectBench。研究发现,现有攻击手段极其多样化,从图片像素篡改到隐藏弹窗无所不包。虽然检测方法对明显恶意指令有中等效果,但对隐蔽攻击几乎无能为力。研究构建了包含近千个恶意样本的测试数据库,评估了十二种检测方法,揭示了文本和图像检测的互补性。这项研究为Web智能体安全防护指明了方向,提醒我们在享受AI便利时必须保持安全意识。
生成式AI的兴起让谷歌和Meta两大科技巨头受益匪浅。谷歌母公司Alphabet第三季度广告收入同比增长12%达742亿美元,云服务收入增长33%至151.5亿美元,季度总收入首次突破千亿美元大关。Meta第三季度收入512.5亿美元,同比增长26%。两家公司都将大幅增加AI基础设施投资,Meta预计2025年资本支出提升至700亿美元,Alphabet预计达910-930亿美元。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研究团队系统研究了AI智能体多回合强化学习训练方法,通过环境、策略、奖励三大支柱的协同设计,提出了完整的训练方案。研究在文本游戏、虚拟家庭和软件工程等多个场景验证了方法有效性,发现简单环境训练能迁移到复杂任务,监督学习初始化能显著减少样本需求,密集奖励能改善学习效果。这为训练能处理复杂多步骤任务的AI智能体提供了实用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