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习近平总书记“419讲话”,到《网络安全法》出台,再到《“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态势感知”几乎成为了网络安全的基础词汇。在本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上,“态势感知”也再次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9月19日,在 2017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网络安全态势感知”技术论坛上,亚信安全政府技术方案中心副总经理罗海龙以“态势感知如何产生生产力”为主题,详细介绍了亚信安全在网络安全态势感知领域取得的技术突破,以及协助政府、金融、交通、电信、能源等行业用户发挥此项技术所取得的成功经验。
网络安全产业进级,态势感知是“地基”
数据显示,中国互联网用户规模已经达到了7.51亿,占全球网民总数的五分之一。经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互联网从小到大,由弱渐强。但是,网络安全威胁和新型风险也日益突出,网络犯罪和网络恐怖主义开始蔓延,这给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针对态势感知技术的“走红”,罗海龙表示:“如今网络恶意攻击已经呈现集团化、商业化、产业化的模式,犯罪团伙利用恶意病毒、诈骗电话短信、钓鱼网站、安全漏洞等多种攻击手段联合作案,形成了分工协作的黑色产业链条。有些攻击特别是针对民生领域的关键基础设施,倘若发生重大的网络安全问题,如敏感信息泄露、网络资源非法使用以及大规模计算机病毒爆发等,其社会影响和经济损失将无法估量。而过去单纯依靠某个产品组成的网络安全框架,其单兵作战已经难以完成对整个恶意链条的追踪,而建立安全感知、场景阻断、追踪溯源的完整体系,才能从根本上实现网络攻击的防护与对抗。”
态势感知的精髓是“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它不是万能的,但却是网络安全产业进级过程中对抗“黑产”最基本、最基础的工作。 “态势感知”中的每一个词代表一层含义,依次为:采集各类安全状“态”信息,分析汇聚安全事件、行为轨迹;分析预判安全风险,挖掘信息安全趋“势”;风险威胁实时“感”应,主动聚焦一览无余;智能关联因果关系,预“知”安全症结与隐患。
从“依法合规”到“自我进化”,态势感知化身“生产力”
态势感知是网络安全最基础的工作,进而能够逐层向上提供支撑。罗海龙指出:“态势感知是用户贯彻《网络安全法》、《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等国家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的有效工具。不但可以通过对数据进行汇聚、管理、分析等全面的管理,利用先进的大数据、威胁情报及可视技术形成核心技术,还可以利用“风险预测+识别处置+策略构成”循环模型,最终形成可以迭代上升的自我进化。”
亚信安全认为,新兴技术的不断演变,将带来网络安全产业的结构性转变。对于用户来说,态势感知作为新一代生产工具,要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产生强劲生产力,重点是如何落到实处。亚信安全希望做到授人以渔,而非简单的授人以鱼。
在介绍网络安全态势感知技术的具体应用环节,罗海龙表示:“打破数据壁垒,是态势感知技术成为生产力的起点。只有这样才能发挥统一大数据平台中数据匹配引擎、系统适配引擎、机器学习引擎的功能,通过数据生产层、数据分析层、 数据应用层、运维支撑层等立体化的数据模型,构建出数据共享和智能学习的安全闭环。”
【亚信安全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平台】
通过建立资产数据中心、内外部数据集采系统,用户能够借助亚信安全的深度安全威胁防御平台Deep Edge、深度威胁发现平台TDA、定制化安全沙盒分析系统DDAN和云端智能分析网络、全球威胁情报共享平台,对网络出口安全数据、主动探测数据、传统安全数据监测、沙箱捕获数据监测、基础数据监测进行实时关联,在撞库、终端行为、边界、内部业务等态势场景中掌握安全问题的来龙去脉。最终通过定制化、场景化、流程化、可视化的成果展示,从单一安全事件监控向整体安全态势感知转变,从依靠自身安全能力向威胁情报共享,从被动处理向风险预测转变。
目前,网络安全态势感知技术已经从研究领域走向各个行业的实体应用,并逐渐成为用户信息化能力的关键组件。以亚信安全联手公安、通管局、运营商共同建设的电信业反欺诈态势感知平台为例,自2016年二季度投产以来,已破获该类案件1895起,帮助240万人次免遭网络恶意欺诈,挽回用户损失72亿元,取得了良好的治理效果和社会反响。
除此以外,亚信安全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平台还服务于广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中国光大银行、东北证券、成都市经信委、津云、太原公安、山东公安、西藏网信办、东风日产、中航工业、蒙东电力、秦山核电、深圳移动、江苏移动、江苏电信等各行业用户,并由此形成了覆盖“平台建设、数据对接、态势分析、成果展示”等环节的一体化服务能力。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Luminary Cloud宣布完成7200万美元B轮融资,专注开发"物理AI"技术。该公司云原生平台可将仿真速度提升100倍,利用物理信息模型实时预测汽车、飞机等产品性能。公司推出针对特定行业的预训练模型,包括与本田合作的汽车设计模型和与Otto航空合作的飞机开发模型。融资由西门子风投领投,将用于扩大研发团队和市场销售。
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上海AI实验室推出Dispider系统,首次实现AI视频"边看边聊"能力。通过创新的三分式架构设计,将感知、决策、反应功能独立分离,让AI能像人类一样在观看视频过程中进行实时交流,在StreamingBench测试中显著超越现有系统,为教育、娱乐、医疗、安防等领域的视频AI应用开启新可能。
伦敦量子动态科技公司宣布交付业界首台采用传统半导体制造工艺的量子计算机。该系统已安装在英国国家量子计算中心,使用标准化300毫米硅晶圆,是首台自旋量子比特计算机。系统采用CMOS技术,占地约三个19英寸服务器机架,具备数据中心友好特性。公司开发的可扩展瓦片架构支持大规模生产,未来可扩展至每个量子处理单元数百万量子比特,为商业化应用奠定基础。
Atla公司发布Selene Mini,这是一个仅有80亿参数的AI评估模型,却在11个基准测试中全面超越GPT-4o-mini。通过精心的数据筛选和创新训练策略,该模型不仅能准确评判文本质量,还能在医疗、金融等专业领域表现出色。研究团队将模型完全开源,为AI评估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