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以“万物皆变,人是安全的尺度”为主题的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安全大会(ISC2017)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召开。作为亚太地区规格最高、影响力最大的国际顶级安全盛会,此次由中国互联网协会、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协会和360互联网安全中心共同主办。途隆云作为云计算安全的领航者受邀参会,并与全球安全机构和安全专家一起,共同分享前瞻的安全技术与安全智慧。
在9月13日的云计算与大数据安全论坛上,途隆云CEO张晓兵以“网络空间安全新尺度”为题,分享了途隆云对于网络空间安全做的一些思考和探索。他认为,数字化颠覆了信息的存储形式,网络化颠覆了信息的获取形式,而云化则是重构信息的内涵,所以,在未来的网络空间,企业的业务网络必然会从传统的Network转变成CyberSpace,业务前移是必然趋势。
然而,安全的“暗物质”随着网络空间的发展不断涌现,比如5月份全球范围内爆发的勒索病毒,6月份的“无敌舰队”事件,这两个事件的发生都说明一个问题:未来可能会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们对于新型的勒索病毒,对于DDoS攻击的勒索,都将处于一种无法根治的状态。
那么,在未来的网络空间安全领域,当新型的网络攻击来临时,企业的安全应如何保障?张晓兵表示:安全源于攻防。途隆云专注于网络空间安全防御,对于未来网络空间安全,途隆云将提供四大基础能力:安全态势感知能力、网络攻击防御能力、漏洞发现和防御能力及数据安全保障能力。基于这四大基础能力,可以帮助客户解决80%-90%的安全问题。
当我们谈企业的业务前移时,面临的网络攻击和安全问题都将随之前移,那么,我们的安全解决方案也应该前移。因此,企业最需要解决的是安全发现的能力。然而,目前企业的普遍现状是将态势感知建设在企业安全防御的最后一层,这其实是一种安全倒置的现状。
作为途隆云安全防御体系的核心,途隆云安全态势感知系统通过收集多方面的数据形成威胁情报,帮助企业探知更多维度的安全点,并将威胁情报进行有机组织,形成攻击者画像,让事件本身更清晰;同时,途隆云安全态势感知可借助大数据能力,对攻击进行分析和溯源,找到潜在的入侵和高隐蔽性攻击,对即将发生的安全事件进行安全告警。
对于未来智能安全的尺度,张晓兵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用AI来做威胁预测是个伪命题。AI最终只能代替人类解决重复的劳动工作,但是对于威胁预测的能力,是需要通过长期的积累和对安全事件的抽象理解。途隆云对于AI尺度的认知是,可以将其应用到DDoS攻击的识别和攻击小组及攻击工具的识别上,根据正常数据流进行常用IP地址库的学习,以此进行攻击溯源。
大会期间,张晓兵接受了多家媒体的专访,对于媒体们所关心的途隆云如何在强手如林的云战场站稳脚跟,他做了一个有意思的比喻:途隆云愿意做合作伙伴的95号汽油,给每一个有引擎的企业提供更强的动力输出。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皮尤研究中心最新分析显示,谷歌搜索结果页面的AI概述功能显著降低了用户对其他网站的点击率。研究发现,没有AI回答的搜索点击率为15%,而有AI概述的搜索点击率降至8%。目前约五分之一的搜索会显示AI概述,问题类搜索中60%会触发AI回答。尽管谷歌声称AI概述不会影响网站流量,但数据表明用户看到AI生成的信息后更容易结束浏览,这可能导致错误信息的传播。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研究团队开发了ETTIN模型套件,首次实现了编码器和解码器模型的公平比较。研究发现编码器擅长理解任务,解码器擅长生成任务,跨界训练效果有限。该研究为AI模型选择提供了科学依据,所有资料已开源供学术界使用。
GlobalData研究显示,人工智能驱动的预测性维护正成为电力行业追求高可靠性和成本效益的关键组成部分。该技术结合数据分析、机器学习和实时监控,能够更准确预测设备未来状况,有望降低维护成本30%,提高设备可用性20%。GE Vernova、西门子等公司提供先进解决方案,而数字孪生技术、物联网和边缘计算等新兴技术正进一步提升维护策略的准确性和效率。
博洛尼亚大学团队开发出情感增强的AI系统,通过结合情感分析和文本分类技术,显著提升了新闻文章中主观性表达的识别准确率。该研究覆盖五种语言,在多项国际评测中取得优异成绩,为打击虚假信息和提升媒体素养提供了新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