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tinet FortiGuard威胁研究与响应实验室近日发布了今年第二季度全球威胁态势研究报告,显示“亚健康“的网络安全环境与风险应用是网络犯罪份子们发动快速且大规模破坏性攻击的温床。以下是报告的归纳与总结分享。
健壮的网络安全环境是防御类蠕虫攻击的关键
犯罪即服务基础设施(crime-as-a-service)和自主攻击工具使网络攻击能够在全球范围内横行操作。 像WannaCry这样的威胁,以惊人的传播速度和打击范围,已然是常态。如果更多的企业及组织机构可以实施有效的网络安全防护,提供清洁的网络运营环境,诸如WannaCry这样的威胁是可以被阻止的。 不幸的是,利用未修补漏洞发起进行如果广泛的攻击。 更重要的是,一旦特定的威胁是自动化的,攻击者就不再局限于针对特定行业,所以它们的影响和杠杆只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
利用安全技术对威胁的风险进行提前的防范
速度和效率在数字经济中至关重要,这意味着任何设备或系统停机时间都不被容忍。 随着应用程序,网络和设备等技术的使用和配置的发展,网络犯罪分子利用,恶意软件和僵尸网络策略也在不断发展。 漏洞利用,特别是,存在可疑的近乎与业务相关软件使用和可能存在漏洞的IoT设备都是潜在的风险,因为它们没有得到一贯的管理,更新或更替。 此外,虽然对互联网隐私和安全性有好处,但加密的网络流量对于对加密通信的可见性差的许多防御性工具也是一个挑战。
Fortinet首席安全信息官 Phil Quade表示“技术创新驱动了数字经济,同时也让网络安全上升了一个信息化建设中新的优先级。 然而,我们不常常谈论的是每个人每个企业每个组织机构都有机会通过采用相对有效的网络安全技术创造安全的网络运行环境来控制风险与不良后果。 网络犯罪分子没有更多的使用新的零日攻击,主要利用已经发现的漏洞。 这也意味着他们可以将更多的资源用于技术创新,使其漏洞难以被检测与发现。 较新的蠕虫病毒能够以较快的速度传播感染,并可以跨平台或载体更轻松地扩展感染。 利用更加智能且集成的安全的方法与能力对于打击这种网络威胁的“新常态”至关重要“。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The Moonshot Podcast发布了一期深度访谈视频,X公司"创始人"Astro Teller与Google DeepMind首席科学家Jeff Dean进行了一场近一小时的对话,回顾了Google Brain项目的早期历程。
南洋理工大学研究团队开发的Life2vec系统能够通过分析个人生活数据预测未来人生轨迹,在收入和职业预测上达到78-85%准确率。该系统使用丹麦600万人的真实数据,采用类似GPT的AI技术,揭示了教育投资、社交网络、地理位置等因素对人生发展的深层影响规律,为政策制定和个人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Linux基金会正式接受微软DocumentDB项目,该项目采用宽松的MIT许可证。这一举措是对MongoDB在2018年转向限制性SSPL许可证的回应。DocumentDB基于PostgreSQL扩展开发,旨在结合NoSQL灵活性与关系数据库的可靠性。项目支持MongoDB兼容的CRUD操作和BSON数据模型。此举被视为对MongoDB许可政策的成功反击,推动了开放标准的建立。
中国科学家成功将扩散模型应用于语言生成,开发出名为LLaDA的创新AI系统。与ChatGPT等传统按序生成的模型不同,LLaDA采用"填空"方式工作,能同时考虑文本前后信息。在80亿参数规模下,LLaDA在多项测试中表现优异,特别是在逆向推理任务上超越GPT-4o,为AI语言模型发展开辟了全新技术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