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0到2015的15年间,中国汽车的产销量增长了10余倍,去年,在购置税减半政策的影响下,车市更是迎来了“第二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调查显示,消费者对车的“功能性需求”增长明显,中国汽车市场已经从轿车为主的单一需求,发展为更加强调功能性和个性化的多元化需求阶段,综合安全和品质的自主品牌车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在这样的车市大背景下,“智能联网汽车”在共享经济的推动下热度不断攀升,电影中的无人驾驶场景可能很快就会出现在日常生活中。这里,不得不提到智能联网汽车的发展基础——车联网信息安全。实际上,笔者一直怀疑最终消费者和汽车制造商对车载信息安全解决方案的接受度,因为车联网安全架构技术门槛高,成本和生产建模问题是汽车制造商的后顾之忧;价格和实用情况是消费者的考量重点。
车载信息安全防护者——东软车联网安全研发中心主任陈静相肯定地表示:“个人消费者和汽车制造商都非常关注车载信息安全问题。”东软在市场实践中发现,“正是由汽车本身的普及程度较高,智能联网汽车在共享经济等因素的影响下日益火爆,同时车载信息安全事件不断发生;加之国外车载信息安全的先进理念不断涌入,国内能够基本覆盖市场的四大汽车国企已经有了车载信息安全的意识,正在慢慢形成行业共识。”陈静相补充:“东软对车载信息安全市场红海是很期待的,会依靠技术研发来扩大发展空间。”同时他强调,“目前市场还有很多不确定性,关键在于尽早进入行业,根据实战经验不断修正发展方向。”东软就是行业中的“行动派”。
东软陈静相 总结介绍智能网联汽车信息安全标准现状
东软集团网络安全事业部副总经理兼车载信息安全产业联盟秘书长路娜向记者介绍到,东软的行动力,首先来源于东软汽车电子与网络安全两大板块业务长达20年的技术积淀及对业务的深入了解。1995年,东软率先与日本阿尔派电子合作,开启汽车电子业务历程;1996年,东软网络安全业务成立,持续为各行业提供网络安全服务;2004年,东软成立汽车电子技术研发中心,是国内最早致力于高级汽车驾驶辅助系统研发的单位之一。其次,东软将行动力投入到了参与车载信息安全标准、政策法规的制定上。2016年9月,东软作为首批“车载信息安全产业联盟”发起单位参与联盟成立,联盟单位共同发布了《车载信息安全技术要求白皮书》;2016年,东软作为中国代表之一参与了WP29国际法规建设;2017年3月,东软代表中国出席了ISO信息安全工作组第二次会议,东软陈静相主要参与了产品标准制定工作。最后东软的行动力体现在技术创新上。“技术创新将不断驱动标准的完善。”东软早在2016年9月,车载信息安全产业联盟的同期发布了国内首款车载信息安全产品——东软S-Car整体解决方案,“汽车电子与网络安全方向是东软最大的战略核心方向之一,车载信息安全是汽车电子的支撑力量,车载信息安全会让汽车产生变革,抓住变革的机会,通过技术创新抓住市场,是东软的思路。”
东软车联网安全研发中心主任陈静相 接受至顶网专访
也正是因为在市场中的不断积累,以及参与标准制定时的不断思考,东软在不断发现问题的同时积极解决,让车载信息安全解决方案能够直接面对痛点,解决关键问题。具体来说,智能网联汽车因为其高联通性、高脆弱性以及高智能性的特点,具备信息安全方面的“先天不足”,面临着网络攻击、应用漏洞、系统漏洞以及数据威胁等信息安全问题,“在典型的车联网应用上,信息安全问题覆盖了‘端-管-云’,”陈静相特别指出,“车载终端设备如IVI、ECU单元等最为突出,也是最急需解决的。”
由此,东软认为车联网安全应该被放在车联网系统的整个生命周期中进行设计和开发,且开发过程中应以车载信息系统为核心,确保开发方案能够有效实施落地。陈静相介绍到:“东软车载信息安全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从联网设备,也就是车载设备本身的安全性入手,提供给车辆厂商底层架构的安全能力,“这点已经被车辆厂商普遍认可” ;第二是从网络层面入手,“因为车辆的网络拓扑构建有其特殊要求,我们正在积极考虑能否针对这点来做安全功能明确的车联网网关”,在这一点上,东软也在引导和推进业界一起开发;第三,东软从云端入手,致力于构建完善的应急响应机制,“目前东软正在研发这部分技术产品。”
在这样的设计理念下,东软S-Car整体解决方案作为国内首款车载信息安全产品面世,独树一帜,目前为宝马、长安等国际国内汽车巨头提供车载信息安全产品及服务。其中包括STG(安全传输网关)、SGW(安全网关)、SMP(安全管理平台)、IDPS(安全防御系统),以及SOTA(OTA升级安全)、SCAR(固件安全)、SAPP(应用安全加固)细分产品,形成了完成的“云-管-端”一体的智能网联汽车信息安全解决方案,能够全面覆盖车联网的整个生命周期。
东软车联网安全研发中心主任陈静相总结表示,东软将继续积极参与智能网联汽车标准法规的制定,致力于将车载信息安全标准形成车辆碰撞等级那样的可量化的标准,并切合市场需求,与行业领头车辆厂商加深合作,协同友商,以技术创新支撑智能网联汽车信息安全解决方案的进一步优化和扩展。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OpenAI宣布获得400亿美元融资,估值飙升至3000亿美元,成为史上最大私募投资。这笔资金将用于AI研究、基础设施和产品开发,显示了AI在企业技术领域的重要性日益提升。OpenAI用户数量激增,每小时新增100万,反映出其在激烈竞争中的强劲增长。此轮融资强化了OpenAI在企业AI解决方案市场的地位,企业决策者需密切关注AI技术的快速发展。
OpenAI 宣布计划发布自 2019 年以来首个"开放权重"语言模型,这标志着该公司战略的重大转变。这一决定源于开源 AI 的经济压力,反映了基础模型商品化的趋势。此举可能重塑企业 AI 实施策略,尤其是在受监管行业中。OpenAI 面临在开放性和责任之间取得平衡的挑战,同时也凸显了 AI 行业竞争格局的根本变化。
Microsoft 正在对 Windows 系统崩溃时显示的蓝屏 (BSOD) 进行重新设计。新设计简化了界面,保留了技术信息,旨在提高用户生产力恢复速度。新版 BSOD 移除了表情符号和二维码,但保留了错误代码和失败进程信息。这一变更反映了 Microsoft 对提升用户体验的持续关注。
CarMax 作为美国最大的二手车零售商,年收入超过 265 亿美元。在 Shamim Mohammad 的领导下,公司成功实现了数字化转型,成为汽车行业的领先者。通过建立强大的技术基础、优化数据策略、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以及采用产品运营模式,CarMax 正在重塑汽车零售的未来。Mohammad 的前瞻性领导力和对创新的不懈追求,使 CarMax 在数字化时代保持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