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14-16日,第九届中国云计算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大会以“生态构建、深化应用”为主题,采用全体大会、专题论坛、展览展示和社交互动平台等形式,邀请海内外权威嘉宾,为业界搭建了一个云计算大数据技术、产业和应用多领域最具影响力的交流和传播平台。
中国电信云计算公司信息安全部技术总监杨天路出席云计算大数据安全论坛,并接受了至顶网的视频专访,以下为精彩实录。
记者:《网络安全法》是安全业界的一个焦点话题,从天翼云的角度如何解读这个法律?
杨天路:《网络安全法》的出台,对整个网络产业或者网络安全的发展有一个非常大的指导意义,属于国家的顶层设计,是国家管理意志层面到现在的落地实施层面的一个跨越,里面的很多条款也是针对网络服务商和运营者的。我们天翼云就是这样一个运营者,现在有大量的政企客户要上云,云作为基础设施对我们而言是非常基础、非常关键的设施。中国电信作为一个传统的运营商,历来是国家网络安全保障的主力军,在云的时代,我们会继往开来,依照法律对用户的保护进行有力的保障。在《网络安全法》颁布之前,中国电信一直按照国家相关的部委、主管单位,包括行业发展的指导在做大量的网络安全防护的落地工作。现在有了《网络安全法》之后,我们现在积极去遵循这部法律。天翼云作为一个运营商的云服务商,在IDC基础设施层面全部是国产自有的,在虚拟化、云平台层面,通过自主研发、与华为合作等方式,实现了云平台及虚拟化的国产化,可以说我们是一朵真正的中国云。从底层云机房、服务器,到上层的云平台都是国产化。凭借中国电信多年来为政企客户提供高可靠服务和安全保障的经验,相信我们能够提供一朵安全可信的云,为政企客户提供安全可靠的服务,为助力国家信息化的发展做出贡献。
记者:以“想哭”勒索软件举例来说,作为电信运营商的云平台,天翼云如何为用户安全保驾护航,我们有哪些措施,或者是背后我们做了哪些努力?
杨天:“想哭”这个勒索软件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天翼云在这方面的响应是非常及时的,我们的客户没有因此受到损失,这体现了我们安全运营的特色,就是云网一体化的运营。我们为了防护勒索软件对我们用户产生影响,我们在中国电信的骨干网、云平台和云资源池两端进行了协同端口过滤的处置,避免了勒索病毒跨资源池的规模传播。一方面体现了我们服务商对这种安全事件的及时响应,以及快速有效的处置,另一方面也体现了运营商云网联动的优势。
记者:数据安全是很多用户上云的担忧,天翼云是如何保障用户数据安全的?
杨天路:数据保护我们建议从源头抓起,天翼云从一开始就注重数据安全,可以举一个例子,比如说我们云平台上的硬盘数据和内存数据,我们在云平台设计阶段就把它做好了隔离和擦除的工作,用户的数据不会在云平台上出现越权的访问或者说残留数据的存在,同时我们也非常注重云平台上用户信息的保护。因为中国电信在很早就开始在国家主管单位的要求下,在全网落实了用户个人信息的保护办法,我们一直在落地执行相关办法。
记者:好,非常感谢杨总接受我们的专访,谢谢!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SaaS数据保护厂商Druva推出新AI代理,可实时查询聚合备份数据,获取风险、异常和趋势摘要,简化备份数据管理。该方案采用图论映射备份元数据,让自然语言驱动的AI代理进行搜索。Dru MetaGraph元数据基础将所有备份元数据聚合到安全层中。两个新DruAI代理可实时分析元数据关系,帮助组织识别风险、简化合规报告。
腾讯混元团队推出P3-SAM系统,这是首个能够自动精确分割任意3D物体的AI模型。该系统采用原生3D处理方式,摆脱了传统方法对2D投影的依赖,在近370万个3D模型上训练而成。P3-SAM支持完全自动分割和交互式分割两种模式,在多个标准测试中达到领先性能,为游戏开发、工业设计等领域提供了强大的3D理解工具。
横向扩展文件存储厂商Qumulo与思科合作,在UCS服务器上运行其统一数据平台,并集成Splunk可观测性功能用于流处理和清理机器数据。该合作旨在将数十亿文件和PB到EB级非结构化数据整合到单一全局一致的网络附加命名空间中,消除数十年的孤立数据,为AI系统提供完整即时的信息访问以构建更准确的模型。
NVIDIA Research推出了革命性的UDR系统,让用户可以完全自定义AI研究助手的工作策略。该系统解决了传统研究工具固化、难以专业化定制的问题,支持任意语言模型,用户可用自然语言编写研究策略,系统自动转换为可执行代码。提供三种示例策略和直观界面,实现了AI工具的民主化定制,为专业研究和个人调研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灵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