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CNCERT)发布通报称:一款名为“暗云Ⅲ”的木马程序正在互联网上大量传播,我国境内已有大量用户感染,用户可下载360公司发布的360安全卫士等安全防护软件,对该木马进行检测和查杀。
“暗云”木马具有互联网黑产盈利特性
通报称:综合CNCERT和360公司等国内网络安全企业已获知的样本情况和分析结果,“暗云”系列木马程序通过一系列复杂技术潜伏于用户电脑中,具有隐蔽性较高、软硬件全面兼容、传播性较强、难以清除等特点,且最新的变种“暗云Ⅲ”木马程序可在每次用户开机时从云端服务器下载并更新起功能模块,可灵活变换攻击行为。
分析发现,“暗云”系列木马程序已具备了流量牟利、发动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以下简称“DDoS攻击”)等能力,具有互联网黑产盈利特性。
“暗云”控制的主机已组成超大规模跨境僵尸网络
截止6月12日,累计发现全球感染该木马程序的主机超过162万台,其中我国境内主机占比高达99.9%,广东、河南、山东等省感染主机数量较多。同时,CNCERT对木马程序控制端IP地址进行分析发现,“暗云Ⅲ”木马程序控制端IP地址10个,控制端IP地址均位于境外,且单个IP地址控制境内主机数量规模均超过60万台。
根据监测结果可知,目前“暗云Ⅲ”木马程序控制的主机已经组成了一个超大规模的跨境僵尸网络,黑客不仅可以窃取我国百万计网民的个人隐私信息,而且一旦利用该僵尸网络发起DDoS攻击将对我国互联网稳定运行造成严重影响。
用户可下载360安全卫士对“暗云”进行检测和查杀
根据“暗云”木马程序的传播特性,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建议用户近期采取积极的安全防范措施:
1、不要选择安装捆绑在下载器中的软件,不要运行来源不明或被安全软件报警的程序,不要下载运行游戏外挂、私服登录器等软件;
2、定期在不同的存储介质上备份信息系统业务和个人数据。
3、下载360安全卫士等安全防护工具进行“暗云”木马程序检测和查杀。
根据360安全卫士官方微博消息,360早在2016年12月16日已捕获暗云Ⅲ,并第一时间进行查杀。这只是360在去年就能杀的老病毒,用户完全不必恐慌。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北京大学研究团队开发出基于RRAM芯片的高精度模拟矩阵计算系统,通过将低精度模拟运算与迭代优化结合,突破了模拟计算的精度瓶颈。该系统在大规模MIMO通信测试中仅需2-3次迭代就达到数字处理器性能,吞吐量和能效分别提升10倍和3-5倍,为后摩尔时代计算架构提供了新方向。
普拉大学研究团队开发的BPMN助手系统利用大语言模型技术,通过创新的JSON中间表示方法,实现了自然语言到标准BPMN流程图的自动转换。该系统不仅在生成速度上比传统XML方法快一倍,在流程编辑成功率上也有显著提升,为降低业务流程建模的技术门槛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案。
谷歌宣布已将约3万个生产软件包移植到Arm架构,计划全面转换以便在自研Axion芯片和x86处理器上运行工作负载。YouTube、Gmail和BigQuery等服务已在x86和Axion Arm CPU上运行。谷歌开发了名为CogniPort的AI工具协助迁移,成功率约30%。公司声称Axion服务器相比x86实例具有65%的性价比优势和60%的能效提升。
北京大学联合团队发布开源统一视频模型UniVid,首次实现AI同时理解和生成视频。该模型采用创新的温度模态对齐技术和金字塔反思机制,在权威测试中超越现有最佳系统,视频生成质量提升2.2%,问答准确率分别提升1.0%和3.3%。这项突破为视频AI应用开辟新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