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CNCERT)发布通报称:一款名为“暗云Ⅲ”的木马程序正在互联网上大量传播,我国境内已有大量用户感染,用户可下载360公司发布的360安全卫士等安全防护软件,对该木马进行检测和查杀。
“暗云”木马具有互联网黑产盈利特性
通报称:综合CNCERT和360公司等国内网络安全企业已获知的样本情况和分析结果,“暗云”系列木马程序通过一系列复杂技术潜伏于用户电脑中,具有隐蔽性较高、软硬件全面兼容、传播性较强、难以清除等特点,且最新的变种“暗云Ⅲ”木马程序可在每次用户开机时从云端服务器下载并更新起功能模块,可灵活变换攻击行为。
分析发现,“暗云”系列木马程序已具备了流量牟利、发动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以下简称“DDoS攻击”)等能力,具有互联网黑产盈利特性。
“暗云”控制的主机已组成超大规模跨境僵尸网络
截止6月12日,累计发现全球感染该木马程序的主机超过162万台,其中我国境内主机占比高达99.9%,广东、河南、山东等省感染主机数量较多。同时,CNCERT对木马程序控制端IP地址进行分析发现,“暗云Ⅲ”木马程序控制端IP地址10个,控制端IP地址均位于境外,且单个IP地址控制境内主机数量规模均超过60万台。
根据监测结果可知,目前“暗云Ⅲ”木马程序控制的主机已经组成了一个超大规模的跨境僵尸网络,黑客不仅可以窃取我国百万计网民的个人隐私信息,而且一旦利用该僵尸网络发起DDoS攻击将对我国互联网稳定运行造成严重影响。
用户可下载360安全卫士对“暗云”进行检测和查杀
根据“暗云”木马程序的传播特性,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建议用户近期采取积极的安全防范措施:
1、不要选择安装捆绑在下载器中的软件,不要运行来源不明或被安全软件报警的程序,不要下载运行游戏外挂、私服登录器等软件;
2、定期在不同的存储介质上备份信息系统业务和个人数据。
3、下载360安全卫士等安全防护工具进行“暗云”木马程序检测和查杀。
根据360安全卫士官方微博消息,360早在2016年12月16日已捕获暗云Ⅲ,并第一时间进行查杀。这只是360在去年就能杀的老病毒,用户完全不必恐慌。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睡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个晚上没睡好,第二天的工作效率就会大打折扣,而充足的睡眠不仅能让我们恢复精力,还能帮助大脑整理和巩固当天学到的知识。有趣的是,AI模型竟然也表现出了类似的“睡眠需求”。
DeepSeek-AI团队通过创新的软硬件协同设计,仅用2048张GPU训练出性能卓越的DeepSeek-V3大语言模型,挑战了AI训练需要海量资源的传统观念。该研究采用多头潜在注意力、专家混合架构、FP8低精度训练等技术,大幅提升内存效率和计算性能,为AI技术的民主化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尽管模型上下文协议(MCP)自11月推出以来用户数量快速增长,但金融机构等监管行业仍保持谨慎态度。银行等金融服务公司虽然在机器学习和算法方面是先驱,但对于MCP和Agent2Agent(A2A)系统的采用较为保守。监管企业通常只使用内部代理,因为其API集成需要经过多年审查以确保合规性和安全性。专家指出,MCP缺乏基本构建块,特别是在互操作性、通信标准、身份验证和审计跟踪方面。金融机构需要确保代理能够进行"了解您的客户"验证,并具备可验证的身份识别能力。
加拿大女王大学研究团队首次系统评估了大型视频语言模型的因果推理能力,发现即使最先进的AI在理解视频中事件因果关系方面表现极差,大多数模型准确率甚至低于随机猜测。研究创建了全球首个视频因果推理基准VCRBench,并提出了识别-推理分解法(RRD),通过任务分解显著提升了AI性能,最高改善幅度达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