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强调信息化统一管理的今天,系统融合、信息共享正在成为主旋律,系统融合使得管理人员能够整体掌控、统一管理和调配信息系统资源,形成协同效应,解决以往信息分散在企业各处无法同步的弊端。为了让安全防护更好地顺应这一趋势,亚信安全打通了终端安全管控系统与防毒墙网络版OfficeScan两款终端安全产品,将系统的融合与互通扩展到终端安全领域,帮助企业打造全方位终端安全管理体系。
【亚信安全打通了终端安全管控系统与防毒墙网络版OfficeScan两款终端安全产品】
终端成为重要攻击目标 安全防护不容忽视
在由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重构的IT环境中,大量信息数据被放置到云端,传统的“防火墙”边界已经不复存在,因此有人认为终端安全已经无关紧要。然后对于多数企业来说,PC、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仍然是企业数据存放和周转的重要节点,如果终端安全无法得到保障,这些数据也将面临严重的威胁。
亚信安全产品经理何莉表示:“从网络安全防护实践来看,针对终端的安全攻击对企业的整体业务及数据安全造成了很大威胁。网络攻击者不仅可以通过入侵终端设备来窃取机密的企业信息,还有可能以终端设备作为‘跳板’发动APT攻击,将定制化的恶意软件散播到企业网络之中,伺机执行破坏网络、窃取数据等高威胁的行动。”
提升终端安全防护能力 联动防御成为重心之一
要提升终端安全防护能力,就必须不断改进安全防御技术,以组成更高效、更坚不可摧的防御体系。此外,随着终端安全威胁的复杂化,企业最好能够综合使用多种技术、而不是单个技术来化解威胁,这就要求企业将不同安全产品功能与信息进行整合,这样有利于对安全威胁情势进行全面准确的洞察,实现安全威胁的联动防御。
【通过亚信安全终端安全管控系统对病毒进行检测和管理,提升安全防御能力】
除了强化对安全威胁的治理,将不同终端安全产品实现融合还能显著降低企业的安全运维难度。很多企业部署了多种终端安全产品来应对不同威胁,这样虽然可以提高安全防护能力的覆盖范围,但是不同产品有着不同的技术架构以及管理方式,会大大增加安全运维的难度,还有可能产生产品兼容性问题。如果能够实现融合管理,将显著提升安全运维的效率,减少安全防御的漏洞。
互通联动 亚信安全打造融合终端安全防护体系
对于终端安全的防护,亚信安全有终端安全管控系统和防毒墙网络版OfficeScan两款产品。其中,亚信安全终端安全管控系统以安全管控为核心、以运维管控为重点,可帮助企业打造全方位终端安全管理体系;亚信安全防毒墙网络版OfficeScan 则以防范具体网络安全威胁为重心,其具备针对未来而设计的弹性架构,可以提供恶意软件防护、数据保护、邮件安全等安全防护功能。
这两款产品都是面向大中型企业的终端安全而设计,如果能够实现威胁共享、联动防御,无疑将会进一步提升终端安全的防护效果,同时简化安全运维。目前,亚信安全终端安全管控系统和防毒墙网络版OfficeScan已经做到了部分功能的互通,实现了信息共享、功能互通、联动防御发展。例如,亚信安全已经实现了FireWall、IDS/IPS、WAF、UTM、SIEM(安全信息和事件管理)之间的有机联动,可以更加准确的锁定入侵者。
何莉指出:“两款终端安全防护产品的融合,将有力地提升客户终端安全的防护等级,降低威胁响应时间,扩大安全防御范围。同时,产品的整合、融合也将节省客户在安全防护方面的投资,降低安全防护部署的难度与复杂度。未来,我们还将继续强化两款产品的融合,向用户提供统一的终端安全防护解决方案。亚信安全已经做到各种安全防御产品之间的联动,以及全球威胁情报信息实时共享,还拥有云平台、虚拟化等最广泛的合作生态,引领多个信息安全领域发展趋势。相信此次两款产品的整合,也必将翻开融合终端安全防护的新篇章。”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文章探讨了CIO在2025年应该重点投资的五个AI领域:可信工作流的代理AI、智能文档管理、营销客户数据需求、从数据驱动转向AI驱动、重新审视IT架构以支持AI目标。这些投资可以在短期内带来效益,同时成为长期财务回报的倍增器。CIO需要在这些领域制定务实的AI应用策略,简化平台,加强风险管理,以应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
Instabase 公司完成 1 亿美元 D 轮融资,估值 12.4 亿美元。该公司提供非结构化数据处理平台,可从多种文件中提取信息并标准化。新资金将用于增强数据提取、分析和搜索功能,以满足企业 AI 需求。
人工智能在建筑设计领域正展现出惊人潜力。从生成令人赏心悦目的建筑效果图,到创造无限游戏世界,AI 正逐步改变设计流程。尽管人类仍是核心创作者,但 AI 辅助工具正迅速普及,未来可能会大幅提升设计效率和质量。这一趋势引发了对 AI 取代人类建筑师的担忧,也带来了硬件革命和地缘政治影响。
研究显示,高收入公司的CEO正将人工智能置于业务战略的核心地位。欧美企业声称已具备AI项目的基础条件。专家建议避免过度乐观,关注投资回报,构建稳健的数据基础,并优先考虑循序渐进的推广策略。研究还发现,最成功的公司往往是那些高层领导有意识地不直接参与AI战略制定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