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安全产业盛会RSA 2017在美国洛杉矶莫斯康中心盛大开幕,华为携手中国电信云堤和青松抗D,向观众展示了云清联盟全球DDoS情报中心,共同分享了2016年DDoS攻击态势,并对用户如何保护在线业务应对给出了建议。
云清联盟全球DDoS情报中心是由中国电信云堤承接建设的DDoS攻击态势展示平台。通过标准接口收集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发射式攻击源地址,展现活跃的攻击源分布态势。通过分析这些真实攻击源,情报中心可以提供IP信誉情报库,用于增强用户的安全能力,应对全球攻击威胁。
同时,情报中心还可以将监控到的历史攻击事件进行回放,并根据DDoS攻击的规模分布进行统计和展示,用户可以查询自己的业务的威胁状况。
▲华为展示云清联盟全球DDoS情报中心
制定接口规范 促进产业协同
云清联盟的安全能力源自联盟成员持续不断的贡献威胁情报。为了便于运营商、安全服务提供商、设备厂商之间通过统一接口构建DDoS清洗服务,云清联盟制定了《云清洗对接标准接口规范》。
接口规范基于CoAP协议定义,并采用REST架构,通过信令通道在客户端与服务端之间传递清洗攻击目的地址、攻击特征、清洗状态信息,然后通过数据通道共享配置策略、过滤规则等信息。
接口规范减轻了防御环节之间通信适配的工作量,提高了防护响应效率,缓解了链路带宽拥塞,降低了用户业务损失。
▲中国电信Solution & Delivery Director魏明介绍云清洗对接标准接口规范
分析攻击趋势 分层清洗攻击
2016年发生了多起大型DDoS攻击。恶意竞争和金钱勒索依然是发起DDoS攻击的主要动机。2016年利用物联网设备的僵尸网络快速增长,引发了多起的大型攻击事件,针对OVH网站的攻击峰值超过1Tbps,刷新了历史攻击记录。
根据云清联盟《2016年网络安全威胁报告》统计,2016年,发生最频繁的三种攻击类型分别是SYN Flood,UDP类反射放大攻击,和HTTP(S) Flood。
黑客在选择攻击方式时,不会拘泥于单一类型的攻击手段,而是选择混合型攻击。从攻击流量来看,反射放大攻击流量占比超过了60%。这表明,反射放大攻击仍然是大流量攻击的主要手段。
2016年10月,针对OVH.com的DDoS攻击流量峰值达到1 Tbps,刷新了历史记录,然而这种大流量的DDoS攻击并不多见。
根据华为未然实验室的统计数据显示,流量超过200 Gbps的DDoS攻击仅占全年攻击总数的1%。从攻击时长来看,与长时间持续性的攻击相比,黑客更加喜欢不停地变换攻击类型,对用户的业务发起多重挑战。
2016年,持续时间小于30分钟的攻击占全年攻击总数的73%。尽管攻击时间短,却足以对用户业务造成损失。这要求安全运维人员能够快速响应攻击,并实施恰当的处置。
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将业务依托于云端,可以预见在2017年,大流量攻击、应用层攻击和复杂的多矢量攻击将成为攻击的主要手段。为了应对这种多元化的攻击,企业用户应该采用on-premise + cloud方案,分层次清洗攻击流量。
On-premise设备部署在企业DC边界,保护在线业务。当超过处理能力时,on-premise设备可以与上游运营商或ISP的清洗中心联动,在上游提前清洗攻击流量。与此同时,运营商或ISP也可以与云清洗中心联动,近源清洗来自世界各地的攻击。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研究人员正探索AI能否预测昏迷患者的医疗意愿,帮助医生做出生死决策。华盛顿大学研究员Ahmad正推进首个AI代理人试点项目,通过分析患者医疗数据预测其偏好。虽然准确率可达三分之二,但专家担心AI无法捕捉患者价值观的复杂性和动态变化。医生强调AI只能作为辅助工具,不应替代人类代理人,因为生死决策依赖具体情境且充满伦理挑战。
哥伦比亚大学研究团队开发了MathBode动态诊断工具,通过让数学题参数按正弦波变化来测试AI的动态推理能力。研究发现传统静态测试掩盖了AI的重要缺陷:几乎所有模型都表现出低通滤波特征和相位滞后现象,即在处理快速变化时会出现失真和延迟。该方法覆盖五个数学家族的测试,为AI模型选择和部署提供了新的评估维度。
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发现过度依赖AI会导致认知债务,削弱基本思维能力。研究表明交替进行无辅助思考和AI支持工作的模式能保持认知敏锐度。这种认知高强度间歇训练模仿体能训练中的HIIT模式,通过短时间高强度思考与恢复期交替进行,可以强化大脑神经回路,防止认知衰退,提升独立思考能力。
这项研究首次发现AI推理模型存在"雪球效应"问题——推理过程中的小错误会逐步放大,导致AI要么给出危险回答,要么过度拒绝正常请求。研究团队提出AdvChain方法,通过训练AI学习"错误-纠正"过程来获得自我纠错能力。实验显示该方法显著提升了AI的安全性和实用性,用1000个样本达到了传统方法15000个样本的效果,为AI安全训练开辟了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