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云与大数据安全的技术领导者亚信安全宣布:从3月9日到5月25日,以“智·御未来”为主题的“亚信安全2017巡展”将在全国34个城市陆续启动。据悉,本次巡展场次将达到近60场次,覆盖来自政府、医疗、教育、制造、金融、能源、交通等行业用户,预计参会人数将达到6000人。
在本次巡展上,亚信安全将重点向用户展示以‘智能’为核心的“3C+AI”产品技术战略,涵盖云安全(Cloud)、APT安全(Cyber)、移动终端安全(Consumerization)以及人工智能(AI)战略,希望借此与企业用户共同聚焦安全的智能防御之道,以应对持续演进的网络威胁。
在当前环境下,全球网络威胁持续演化,黑客攻击的广度和深度都将扩大,攻击手法也将顺应科技潮流而朝多样化发展,勒索软件、物联网攻击、金融诈骗等威胁都不断冲击着企业的安全防线。对此,亚信安全CTO张伟钦表示:“为了快速应对这些威胁,亚信安全构建的‘3C+AI’的产品战略,是基于机器学习为基础,联动更紧密的产品和核心技术能力,为用户打造更可靠的安全防线。在“智·御未来”的2017巡展中,亚信安全将向各行业的用户分享如何应对越来越‘聪明’的威胁,并深入阐述威胁防御之道和实践案例。“
2017亚信安全“智·御未来”巡展,也得到了众多“安全朋友圈”的关注和积极参与。亚信安全希望借此与业界知名、技术成熟的厂商互动,聚焦金融、能源、交通、水利、医疗等关键行业不断提升的安全防护需求,利用业务优势互补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安全防护解决方案!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在AI智能体的发展中,记忆能力成为区分不同类型的关键因素。专家将AI智能体分为七类:简单反射、基于模型反射、目标导向、效用导向、学习型、多智能体系统和层次化智能体。有状态的智能体具备数据记忆能力,能提供持续上下文,而无状态系统每次都重新开始。未来AI需要实现实时记忆访问,将存储与计算集成在同一位置,从而创造出具备人类般记忆能力的数字孪生系统。
香港理工大学联合多所高校开发的Mol-R1框架,首次实现了AI在分子发现中的透明推理。该系统通过PRID方法学习专家推理模式,配合MoIA迭代训练策略,不仅能准确生成分子结构,还能展示完整思考过程。相比现有模型,Mol-R1推理更简洁高效,为药物研发等领域的AI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安全保障。
OpenAI首席执行官阿尔特曼表示,公司计划在不久的将来投入数万亿美元用于AI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数据中心建设等。他正在设计新型金融工具来筹集资金。阿尔特曼认为当前AI投资存在过度兴奋现象,类似于90年代互联网泡沫,但AI技术本身是真实且重要的。他承认GPT-5发布存在问题,并表示OpenAI未来可能会上市。
蚂蚁集团AWorld团队发表突破性研究,创建动态多智能体协作系统解决AI稳定性难题。研究灵感来源于船舶导航,通过执行智能体和守护智能体的协作机制,在GAIA测试中准确率达67.89%,稳定性提升17.3%,荣登开源项目排行榜第一名。该系统为构建可靠智能系统开辟新路径,具有广阔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