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10日援引两个情报机构消息人士的话披露说,美方通过分析多份情报文件判定,俄罗斯正考虑将“棱镜”监听项目曝光者、有“鼹鼠”之称的美国前防务承包商雇员爱德华·斯诺登引渡回美国,作为给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的“礼物”。不过斯诺登的律师对这一报道予以否认,将其称之为“猜测”,因为俄方引渡斯诺登回美国“没有任何法律依据”。
“巴结”特朗普
NBC报道称,美国一名高级情报官员在分析一系列高度敏感的情报文件后认为,将斯诺登交还给美方是俄方正在考虑的多种“巴结”特朗普方式中的一项选择。
自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以来,华盛顿和莫斯科均表达了改善两国关系的意愿。
不过,斯诺登的美国律师本·维茨纳告诉NBC,他对于这样的计划并不知情。斯诺登的俄罗斯律师阿纳托利·库切列纳也告诉俄罗斯国际文传电讯社:“所有这些说法只是寻常猜测,某些人正在恣意想象。”
按法新社说法,库切列纳自斯诺登2013年抵达俄罗斯以来一直是他的律师。库切列纳同时坚称,斯诺登“居住在俄罗斯绝对合法”,“俄罗斯没有任何法律依据来交还斯诺登”。
上个月赶在美国前总统贝拉克·奥巴马卸任前,俄罗斯将斯诺登的居留许可延长3年至2020年。
“俄罗斯不会拿人和人权做交易,尽管美国秘密机构经常试图把我们卷入各种挑衅行为中。”库切列纳说。
斯诺登咋想?
虽然两名律师都对NBC报道予以驳斥,但斯诺登本人10日在推特网站上专门就这一报道发文,这似乎显示他本人并未怀疑报道的真实性。
斯诺登写道:“终于(来了):无可辩驳的证据显示我从未与俄罗斯情报机构合作。没有国家会卖掉间谍,因为其他人会担心他们成为下一个。”
2013年6月以来,斯诺登通过媒体披露了有关美国政府秘密监听行动的机密文件,美国政府随后以间谍罪、盗窃罪和未经授权泄露国防和情报信息等3项罪名对斯诺登发出通缉。当年8月,斯诺登在俄获得“临时避难”许可。
按《今日美国报》网站说法,多名美国众议员都指责斯诺登已将美国重要情报出卖给俄罗斯。
而斯诺登本人一直否认这种指责。去年12月,他在接受一次网络直播采访时表示,强迫自己返回美国违反人权,但他对回国后即将面临法律审判“并不真的担心”,因为他知道自己做的是正确的事、无悔自己所做的选择,而且这也能终结他是俄罗斯间谍的说法。
回国真有戏?
上个月,美国时任总统奥巴马宣布,为向维基揭秘网站泄露大量机密文件而入狱的美军士兵切尔西·曼宁减刑。这让各界猜测斯诺登是否会得到美方宽大处理。
随着特朗普就任总统,斯诺登能否回国再次引发关注。特朗普本人及他选定的新任中央情报局局长迈克·彭佩奥此前都曾表示将严惩“叛国者”斯诺登。截至目前,白宫方面尚未对NBC的报道发表评论,但美国司法部对斯诺登回国表示欢迎。
上个月,中情局前代理局长迈克尔·莫雷尔曾撰文暗示称,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可能会交还斯诺登,以纪念特朗普当月的就职。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对此说法予以谴责。
美国前国家安全副顾问胡安·萨拉特认为,俄罗斯同意交还斯诺登是“与(特朗普)新政府改善关系、需求合作的信号,但毫无疑问将在美国围绕监听作用、情报界作用以及未来的隐私和公民自由等问题引发争议”。因此,特朗普政府应谨慎对待俄方提议。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工业升级的关键,或许在于智能本身。“工业+机器人”将成为通向下一阶段工业体系的核心抓手。——黄仁勋。
浙江大学等联合研究发现,AI强化学习效果取决于"模型-任务对齐"程度。当AI擅长某任务时,单样本训练、错误奖励等非常规方法也有效;但面对陌生任务时,这些方法失效,只有标准训练有用。研究团队通过大量实验证实,这种"舒适圈"现象比数据污染更能解释训练差异,为AI训练策略优化提供了新思路。
瑞士政府正式发布了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模型,该模型完全基于公共数据进行训练。这一举措标志着瑞士在AI技术自主化方面迈出重要一步,旨在减少对外国AI技术的依赖,同时确保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该模型的推出体现了瑞士对发展本土AI能力的战略重视。
巴赫切希尔大学研究团队通过对五种不同规模YOLO模型的量化鲁棒性测试发现,静态INT8量化虽能带来1.5-3.3倍速度提升,但会显著降低模型对噪音等图像损伤的抵抗能力。他们提出的混合校准策略仅在大型模型处理噪音时有限改善,揭示了效率与鲁棒性平衡的复杂挑战。